“你以为她会蠢到不知道十一丫头不会给她好脸吗?”
“我就是想不通啊,都跟撞邪了似的。”
“罢了,此事你莫要再提,在你奶奶面前也别说,只当没发生过吧。”
“娘,不要说话说一半啊。”
“十一娘可有叮嘱你不准说出此事?”
“好像……吃饭时好像说了一嘴,好像没说?哎呀,我也记不清了。”
“那戏文里都唱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她是利用十一娘做给老太君和二房看的。
殊不知,那丫头对身边人管得严,消息未必传得出来,传出来也未必……
如今老太君哪里还有心情理会她,总之,你装作不知道,别说漏了嘴。”
芷妍点了点头,“她该不会知道我在哪里,也顺道做戏给母亲看的吧。”
“这会儿脑子灵活了。
行了,这几日你就在家好好准备赴宴的事情,曲子再多练几遍。
其他的事,莫要管了,也别出去串门了。”
东宫礼回来后,知道了梅家的意思,怔在原地,好半晌叹了口气。
虽只是先知会,但梅家这个态度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何时来退还庚帖?”
“三日后。”
“八娘可有说什么?”
“那孩子最是懂事的,强撑着忍耐着安慰余。”
“退了也好。”
“老爷?”
“这桩婚事你不也是一肚子委屈吗?”
“可退了亲,名声就毁了。”
“祸兮福之所倚,退就退了吧。八娘是个聪慧的,眼瞅着十一娘要走高了,她未必借不了东风。”
“老爷,余知道这婚事不可强求,求您跟我说个实话吧。老四的事,是不是严重了?是不是出不来了?”
东宫礼无奈扶额,“你心里定是觉得老夫无情,觉得老夫迟迟没有出手救儿子,是太爱惜羽毛是吧。”
不等回答,便吼了一声,“那是我儿子!如何不想救!
可这案子已经交到了晋王的手里,晋王是个有雷霆手段,铁面无私的,倘若找人疏通,反而会给他留下探查的蛛丝马迹。
那才是害了老四!你懂不懂!
你以为我不急吗?
我一直在打听,可晋王身边是铜墙铁壁,进去一只虫子都要被他审查出公母,如何打听?
不过拖了这么久,都没有音讯,老夫反倒放心了些。
至少不会有掉脑袋的大事了,如此拖着,应该是缺少证据,静待结果吧。”
老太君似有所悟,“老爷确定四郎不会有大麻烦吗?那梅家为何?”
“那晋王的脾气,虽不近人情,倒也不会冤枉了谁。
关了那么久不放,老四也干净不了。梅家有别的想法,也是情理之中。
如今这世道,只想共富贵,哪个愿意同患难呢?”
老太君胡思乱想了几个时辰,仍无法安心,有些着急:“要不让十一娘去求求晋王,您不是说她的手是晋王给包扎的吗?”
“都是传言,十一娘不承认。”
“传言也不会是空穴来风,那可是晋王啊。
那丫头本跟咱们不亲,凡事不是装傻就是一问三不知,她的话未必可信。
她从谢家回来,带回来了好些东西。竟是一样也没给余送来。”
“再等等吧。便是有几面之缘,能有多深的交情?
晋王可是连自己开蒙尊师的面子都不给,远水解不了近渴。
如今我们能做的只有等,病急乱投医才是害了老四。”
老太君抿了抿嘴,话说成这样,只能打住了。
因着这突如其来的退亲,东宫礼心神俱疲,竟都忘了问菊花宴的细节。
宣国公府纷乱如麻,愁云一片,半点不知十一娘掀起的风已悄然吹进了皇城深处。
她在斗诗时的质问,一字一句都被呈到夏孝帝面前。
皇帝阅罢密信,凝眉不语,未置一词。
沉吟儿片刻,让掌印太监把信送去了太后宫中,交由梅太后定夺。
梅太后读完,五指收紧,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芒。
当即命人将长幸郡主往日写过的每一篇诗词文章全都整理送来。
此刻,搅乱这池静水的无忧早已经躺在贵妃榻上,进入了梦乡。
像是感受到了远方的好消息,安然的睡颜隐隐有了些笑意。
第二日,长幸郡主便被请到了宫中。
她眼眶泛红,泪光闪烁,以思念亡父辩驳,字字句句诉说着对亡父的思念。
说到动情处,泪如雨下,哭得稀里哗啦。
长幸郡主心中早有预料,知道消息必然会传到宫中,回去后便精心准备着补救之言。
辩驳之言,在情理之中,她言辞恳切,浑身是戏,字字句句都承载沉甸甸的情感,听得闻者伤心,无不为之动容。
可此种惺惺作态,如何骗得了阅人无数,在宫闱斗争中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梅太后。
一眼穿过不真诚的表象,看到了她隐藏于下的狡黠。
李悠然拿亡者当理由,心存侥幸,反倒断了梅太后对她残存的最后一丝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