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卫韫(六)
“东宫能住人了吗?”
“可以了。绝对可以的!"卫崇满口应承,,“我还去看了我们从前最喜欢逛的那个偏院,打理得也不错。这会种点花花草草,没几个月就能长成二十年前的模样了,一点儿没变。”
哪里是他们最喜欢逛?就是在二十年前,也是卫崇总喜欢带她来,炫耀似地告诉她哪一株是什么名花,哪一株是什么珍草,自己背得都不流利,还要巴巴地看着她,等她夸。
当时她是懒得应付他的,可以说就没仔细听过几句,但现在,徐鸯听着卫崇唠叨,心里只觉得暖流流过,痒痒的。
她笑了笑,说:“这都二十年了,你还记得哪是哪?”“忘不了!“卫崇道,片刻,又殷殷地看她一眼,“……今天晚上就去吗?”“当然了。”
卫崇一顿,好像反而生出些不好意思似的,说:“好!那我再回去打理打理。”
很快又道:“其实也不是全然都一模一样……这样,我再回去收拾收拾,还缺着几处屏风衣桁,不知被下面人扔去了哪处,我下午去南边找了,只是……”闻言,徐鸯越发笑得开怀了,道:“你急什么?又不是真要你把东宫原样复原回来一-何况今晚要住,也是送姑娘去,你尽想些什么呢?”卫崇一愣,讪讪闭上了嘴。方才在卫韫面前表现得那么从容豪放,一旦说到这种事,他还是毛燥得很,连自己也有几分着恼,干咳了一声。徐鸯见状,也不再逗他,只温声笑着,替他解围道:“不过也是,这一番折腾,本就也是为了方便你进宫的。”
“……陛下记得就好。”卫崇怏怏道。
是的,这也是要把宫邸学迁入南宫、让卫韫搬来东宫的第三个原因。或者说是根本原因。
卫韫毕竞是个姑娘,别说徐鸯现在还没有真下定决心要立她为国储,就说她真下了这个旨意,朝中的人恐怕也不会真信。因此,这回"搬家",她的目的是另一件事--哪怕每个月只有几日,能让卫韫享受一下,像平常人家一样,一家三口的快乐。历代太子所居的东宫,是在洛阳南宫之中。与帝王居所所在的北宫有不短的距离。
一是皇帝与储君毕竞都是人主,若住得太近,难免生出龈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正是这个道理。
二则是,后宫本就在南宫。正经皇子所居的宫殿住所也都在南宫,总不可能立个太子,还要大费周章地把整个宫都搬去北宫吧?当然,这规矩传到现在,早已没几个皇帝遵守了,卫崇就生长在北宫永巷,而卫韫至今住在崇德殿里,或者说,那些个世子王孙至今都留在北宫,也只不过是因为徐鸯统共就聂姜一个妃嫔一一再加她自己这个虚的皇后一一北宫完全塞得下。话说回来,也是因此,身为帝王居所的北宫总归是比南宫要戒备森严多了。何况是荒芜了多年的南宫。
也方便卫崇入宫探视卫韫。
…甚至于做些其他少儿不/宜的事情。
平心而论,自从这个小祖宗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头疼后,留给他们本就不多的时间也越发少了。当然,养育自家姑娘,哪怕是陪她看着濯龙池中的鱼发呆并警告她绝不能再跳下水去了,也是一种甜蜜的苦恼。他们倒也没有真想为止大费周章。
但这回,也是巧了,碰上这个宫邸学增员,徐鸯又想改善一下卫韫的成长环境,她才想出来这样一个一箭三雕的主意。她还给了卫崇指了金吾卫,名义上是让他帮衬着宫卫,实际上嘛……也更方便他"监守自盗",是不是?
这个事,卫崇是知道的,只不过还没同卫韫说。他们想给这个小家伙一个惊喜。
当天夜里,太阳刚落山,徐鸯就早早处理完了政务,难得一回,与卫崇一齐,主动去寻卫韫。
夜色下的南宫越发冷清,两个小孩在某处偏僻的宫道里,齐齐站在萧墙边上,仰着头。
…在看一只慢吞吞的壁虎。
远远地,能看见卫韫踮了脚,伸手去摸,又很快被卫衡打下来。“干嘛?我碰一碰而已,又不捉弄它。”
“脏。”
卫韫似乎噎住了,好一会没说话,才又闷闷地说:“好吧。那我不碰了。”也是奇怪,对徐鸯对卫崇,她能反驳个十几句,从特角旮旯里找出些稀奇古怪的论点。但对卫衡这个只比她大三岁的“便宜哥哥",她倒是听话。这一隅,安静得连树叶被风吹动的飒飒响动也听不见,孤零零的萧墙,好像镌刻在画卷之上,两团黑乎乎的墨迹一般的背影,既写意又工笔,好像与那景象也浑然一体。
…也许当时把卫衡带回京,确实是走出了对的一步。徐鸯看了一阵,和卫崇对视一眼,才上前去。昏光之中,四周随侍的宫人黑压压地跪下,卫衡转身来,也规规矩矩地行礼,唯有卫韫还巴巴地看着那壁虎一一动静这么大,它一改慢吞吞的性子,一溜烟钻进了阴影之中。
“哎呀!你们把它都惊了一一"她惊叫道。“它也该回家了。"徐鸯说,顺手摸了摸卫衡的后脑勺,又半蹲下,冲着卫韫道,“你也该回去了,是不是?”
果然,卫韫立刻把嘴巴一扁:“我还不想回去”不过这回,徐鸯也正等着这话呢。
“……怎么,你喜欢南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