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一个重磅消息如同旋风般席卷了肯特郡的全部教区。
圣公会坎特伯雷教区的斯蒂林弗利特主教马上就要调动了!
一时间,肯特郡所有的教区长们都蠢蠢欲动,每个人都渴望这个天大的馅饼能落在自己的头上,成为那个被命运垂青的唯一幸运儿。
——
在18世纪,英国主教的任命过程可谓是相当复杂。
要先由教区大教堂的教长、两位执事长、总议会的代表成员、主教院的成员、神职人员院的主席、平信徒院的主席和成员,共同成立一个临时的“教区空缺—再任委员会”。
再由委员会对教区的需求进行评估,形成一份“需求声明”并提交给王室提名委员会。
而王室提名委员会的组建也相当复杂,需要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总议会神职人员院的三名成员、总议会平信徒院的三名成员和“教区空缺-再任委员会”的六名临时成员来组成。
而后,经过多次秘密会议,王室提名委员会向首相提交两份候选人名单。首相将从名单中选择一人作为最终的主教任命人选。
最终,选定的候选人经过一系列的教会仪式和程序,正式成为该教区的主教。
从晋升的维度来讲,硬性条件包括教育背景、服务年限和教会势力;而软性条件则包括自身素养、声誉威望和上级认可,共六大方面。
为什么将上级认可放在最后面?
事实上,即便上级完全不认可,也并不能阻断教士们的晋升道路。
在 18 世纪的英国教会中,重要神职人员的晋升背后往往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势力博弈,王室与政府、贵族与地主,这些政治势力对于任命都有着更为重要影响力。
王室成员有时会对主教的任命和晋升直接表达个人意愿。他们希望任命那些忠诚于王室、在政治上可靠的人担任重要职位,以确保教会对于统治的支持。
包括许多政府官员,也会进来掺一脚。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很多官员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来推动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晋升。
而贵族与地主作为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地方影响力的群体,常常通过捐赠土地、资金支持等方式来获取在教会事务中的话语权。
作为教会的重要赞助人,他们也会举荐自己家族中的成员或与有密切关系的人担任教会中的领导职位,以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和社会地位。
当然,教区牧师和信徒的意见也不能被忽视。虽然他们在晋升决策中的权力相对较小,但他们的支持或反对也能够对最终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曾经的洛卢教区的柯什主教,就是被民意打败的典例!
——
早在一个月前,柯林斯就从达西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斯蒂林弗利特主教后续会调动到德比郡,接替阿什主教的岗位。
作为在教会中有极大影响力的大贵族,达西的消息渠道比起其他人,可谓是极其灵通了。因此,在达西的帮助下,柯林斯便提前开始为此筹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