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算了算了,最后一件了, 35就35吧。”老板娘见客人要走,赶紧叫住,生怕跑单取一下衣服。
熟练的打包交到王冬梅的手里满脸堆笑。
冬梅看着打包好的衣服半天没敢接,老板吐口,这说明她这个价递贵了,漏进去了。
听妈妈说街上衣服都是要讲价的,有些店你的对半砍,何况现在是清仓处理的。
原价50,她给35是不是给多了?但是老板娘笑的那么实在,不接又不合适。只好拿住,又把钱交给了老板娘。
“欢迎下次光临啊!”老板娘热情地说道。
冬梅拿着衣服,心里有点懊恼,但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
毕竟是自己第一次买这么贵的衣服,经验不足。
但这件事也让她明白了,以后买东西一定要多讲讲价,不能轻易相信商家的报价。
“那好,欢迎下次再来啊,下次来了一定给你便宜。”老板娘数了数35元钱,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欢迎下次再来,一定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
呵呵!王冬梅提着沉甸甸的棉衣,心情却并不轻松,反而有些沉重和不舒服。她总觉得自己好像亏了什么。
“我觉得这衣服还可以吧?现在买比较划算。不要想太多。”对于小平来说,35元并不是一个大数目,但他并不知道冬梅内心深处的想法。
然而,小平不知道的是,冬梅从小到大都没有穿过裙子的真正原因。
那是因为她的妈妈总是给她买短裤和暖袖,即使尺码小了,也想着留给弟弟妹妹穿。而且,平日里村里其他人家的大哥哥姐姐穿小的衣服送给冬梅,她也会欣然接受并穿上它们。
衣服保暖干净就好,至于新衣服就跟过年吃肉一样,一年买一次。
“这个东西嘛讲究的就是货买当时值……”小平觉得35质量还可以。
冬梅没接话,只是苦涩的笑了笑。
“是冬梅吗?你也在逛街呀?”刚走出门就碰见熟人打个招呼。
是村里同姓的二哥大军骑个自行车,“小平也在呢?”
“二哥你也来了?今年回来挺早咋?厂里不忙了?”冬梅走到大军对面寒暄几句。
“天冷了不干了,活不好干,对了冬梅听说你出去打工了?湖北那厂咋样?”
“不咋样……”冬梅说了那边的情况,才一个月的活都干完了。
“这样啊,你想不想出去上班?跟你妈说一声我带你去河北!”大军一直在河北的厂子里上班。
“也中,我回去给我妈说说!”去河北比较远,她还真不好当家。
“小平你也不上吗?要不要一路?”大军扶着车子,目光落在王小平身上,明知道她在读书故意开玩笑。
“厂里活可不好干,累的很。”
“我上学呢二哥!”小平笑着拒绝,“等我啥时候不上了,就跟你一路打工,到时候可别说不要人啊!”
小平才不想打工,这样说也是暂时的招呼而已。
“好!”大军满口答应。乡里乡亲相互照顾是应该的。
“二哥你先忙吧,我跟小平还得逛一会。”冬梅想着三人在路上站着也不是和事。
想避开话题离开。
“好,你俩一路是个伴,那我先走了!”大军骑着二八大杠就去了对面干菜铺子。
“咱俩也回家吧,天气挺冷的。”买完衣服的都没不想逛街了。
一想到又要出去打工,心里不是滋味。再看看王小平还是个学生,而自己早已步入了打工途中。
都是同龄人,为什么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不同,有点儿不甘心。
“行,反正我屋里面啥都有,也不打算买东西,今天就是陪你来逛逛的。”
小平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本来就是王冬梅喊她一起逛街,所以才过来一起转转。
然后粉条啊,调料啊,干菜呀,木耳什么的,母亲提前都已经买好了。
王冬梅家里面过年其实也很简单,就买点儿粉条,大白菜,萝卜,该买的东西母亲也提前备好了。
这次上街主要就是自己给自己买件衣服过年而已。
二人骑着二八大杠赶在饭时到家。
“冬梅呀,我跟你说件事儿。”玉兰一边炒菜,一边端饭。
就在灶火屋里面吃。因为刚做完饭,屋里面还有柴火的烟火气比较暖和。
大冬天的吃个饭,如果从着火端到炕屋,这一路饭都凉透了。
“啥事儿啊?妈,你说。”冬梅还不知道母亲要跟她讲相亲的事。吃着手里的馒头,就着萝卜干儿菜很香。
“今天你杨婶儿来了,说是要把你说给王老6家的儿子。你觉得如何呢?”
玉兰看着闺女。只要她不同意,她就会拒绝。
“我都多少年没见过他了,他现在变成什么样我都不知道。他不是一直在外面上学吗?”虽然是一个村儿的,但是有的上学,有的人外出打工,终年漂泊在外,与亲人聚少离多,甚至有些人几年都未曾回过一次家。
他们与家人之间的联系仅仅通过电话或写信,但这也无法弥补面对面交流的缺失。而对于那些留在农村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