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是十月接近下旬,以扬州仓曹从事的身份作为扬州州中的代表,随卢毓一同回到洛阳的。
在洛中停留了二十馀天,司马师也到了该返回寿春的时候了。
虽说顶头上司蒋济不在意,但好歹也是司空之子,在洛阳说不定多少人盯着呢,还是要注意一些影响的。
明日就要起程,因而司马懿傍晚回府后,又在书房里与长子叙谈了起来。
依旧没有司马昭的份。
司马懿照例说了一番朝政,将吕虔的任命丶官制的改革都说了一遍。
「子元,此事你怎麽看?」
司马师在扬州任职已经一年多了,这个二十一岁的青年,比去年在洛阳时的青涩已经成长了许多。
认真想了片刻后,司马师摇头嗤笑道:「父亲觉得此事真能有效吗?皇帝是豫州人,都城设在司隶,冀州又是河北根本,哪是能舍得了的?」
「再者说,以籍贯选人就能避免吏治之乱吗?不过是无用功罢了。」
司马懿淡定听完了儿子的话,出口问道:「子元认为这是陛下自娱自乐吗?本质无用,只能聊以慰藉?」
司马师道:「如何不是呢?治国岂是按照籍贯而治?」
司马懿问:「那是以什麽来治?」
司马师微微愣住,转瞬依旧摇头说道:「以律法之准绳丶以吏治之清明丶以赋税之谨慎丶以用兵之得胜。」
「区区籍贯之事,能算得了什麽?」
司马懿叹道:「果然与我所料不差。」
司马师疑问道:「父亲是在说什麽所料不差?」
司马懿瞥了一眼儿子,开口道:「为父是在说你!」
「去年为父准你去扬州任职,不过是为了弥补你禁锢一年多的缺憾,让你做些实事罢了。」
「但我现在看来,你似乎太着眼于实事上了,眼光放的愈加低了。」
这让司马师有些诧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句话都不是什麽好话。
司马师也出言追问道:「儿子有些不解,父亲是什麽意思?」
司马懿道:「什麽意思?国事有国事的处理方法,州中事有州中事的处理办法。一个着眼全局,一个着眼具体,并不能等同而论。」
「我问你,你方才说的律法丶吏治丶赋税丶用兵,当今陛下可有一处有缺吗?」
司马师抿了抿嘴:「并无有缺之处。」
司马懿道:「那为父建议陛下减少四州官员比例,陛下也认可了,又有什麽不妥吗?」
司马师小声嘀咕道:「儿子只是觉得无甚实际之用。」
司马懿轻叹一声:「你在扬州州里做事,每日做的都是实事。钱粮如何徵收丶如何调拨丶仓储如何管理,这些都是你做下去后,立竿见影就能见到结果的。」
「朝廷之事却不是如此。滴水穿石,久久为功,这才是朝廷大多数事情的处理方法。」
「朝廷若是样样都是发号施令丶指手画脚,那天下早就混乱成一锅粥了!」
司马师拱手应道:「是儿子考虑的欠妥了。」
司马懿叹道:「为父让你在扬州为官,乃是为你积累资历丶积累人脉的,哪里是让你日日忙于州中琐事的?」
「你去年去扬州做佐吏,为父许多话未同你说。如今你是一州从事,也该好好嘱咐你一番了。」
司马师身子坐的愈发挺直了:「还望父亲赐教。」
司马懿道:「州里日常事务,你不需费心过多,蒋子通又不会在考评上为难你,过得去丶不荒唐就好。你的才能我清楚。」
「你在扬州仓曹从事的位子上,该做的是什麽?是要以此作为窗口,来观察整个州中的运作体系和权力架构,培养你自己的能力。」
「比如尚书台的文书下发到扬州后,州里是如何运作执行的?刺史如何下分任务?官员们如何分工丶他们心里担忧什麽,又有什麽考虑?」
「再比如州府官署里,哪些人任职长久丶他们执掌职位的凭据是什麽?哪些人位卑而权重,他们行事又是如何决策?」
「如何面对上司,如何结好同僚,如何拉拢人心,如何驱使他人为你成事。」司马懿看向司马师:「这才是你每日应该钻研的。」
「若只能治事不能治人,这辈子也就是一大郡太守的上限了。子元,你应学的乃是治人,不要被何平叔什麽『庶几能成天下之务』的虚言诓骗了。」
司马师认真听着,不自觉的微微点头,出言说道:「父亲说得极是,儿子是有些被州中庶务给框住了,平日总是来不及想其他。」
「父亲,是不是在洛阳任职更适合我?」
司马懿摇了摇头:「我还未与你说过吧?明年一月,陛下就要前往许昌,准备对吴用兵之事,还不知何时才能回洛阳呢。你还在洛阳干什麽?」
「你在扬州州中主理仓曹,到时粮草徵调丶后勤督运,少不了你立功的时候。」
「且安心些。」
司马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后似又想到了些什麽:「父亲有什麽话要带给蒋使君的吗?」
司马懿沉声道:「将为父方才与你说的三互法之事,给蒋子通讲一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