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张英这样长在做买卖、靠杀猪起家的家中,是应该见识过什么是撒泼打滚的。
张家只是普通人家,并不发达,家中亲眷大多还是住在城外村落里的。住在城中的人难免要追求一个体面,不肯轻易破口大骂。
但住在村里就没这么多顾忌了,有时候为了田地利益,扯皮撒泼甚至打架都是有的,张武一家逢年过节都会回族中去的。
但赵浅予形容后,张英小脸上一片茫然,对着比自己矮上一个头的“小客人”请教:“什么是撒泼打滚哇?”
张英眼中亮晶晶的,很是羡慕。“小客人”年纪虽然小,但她懂好多啊。
她又很惊奇的看着赵浅予:“你会说上两个字了!”
小客人上次来的时候就开过口,虽然只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但张英知道她是会说话的,这次来已经会一口气说两个字了。
赵浅予扬了扬自己的小脑袋。
她可是已经满周岁的孩子了,当然会说两个字了。一般来说孩子在十个月后就会正常开口说话了,慢慢的等他们长大,说的话也会越来越清晰。不过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的情况,有说话正常的,说话早的,当然也会有说话迟的。
只要不是身体出了毛病的,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也就是所谓的贵人语迟。
像明朝的著名阳明心学创始人,思想家、文学家王云王守仁就是其中代表,王云五岁了都没有开口说话,后来王家按高僧说的为王云改名,随后王守仁就开口了。
赵浅予当不了那个贵人语迟的,但也在正常范围内,按部就班,其实没有什么突出的,十分普通,只是张英的表现让她恍惚觉得她好像会说两个字有多了不起一样。
为了回馈张英这份“另眼相看”,赵浅予只能在她“不去读书”的事情上多出一点力了。
她指了指平坦的地面,让张英好好看着。
张英重重点头,认真盯着。
随后赵浅予屁股一撅,一下躺在了地上,在张英疑惑的时候,她扯着嗓子,小身子左滚右滚。
张英下意识要去拉她,被赵浅予推开,又开始嚎叫起来。
张英第一回遇到这种情况,赵浅予还是爹爹交代她要照顾的“小客人”,现在成了这样,张英年纪小,一下就懵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眼眶也不由得红了起来。
她比小客人大,但她照顾不好小客人。
泪花都包在了眼里,张英瘪着嘴,正要掉眼泪了,赵浅予一下子从地上坐了起来。她从出生起就被精心照顾,整个人圆滚滚的,尤其现在还没开春,穿得也厚,但她动作却麻利,厚重的袄子也半点不耽误她翻身。
赵浅予拉了拉张英的袖子,让她别哭。
张英都惊呆了。
赵浅予比张英矮上一头,但这会她高高扬起头颅,自有一股气场拔高的感觉,看着张英:“做,你做!”
张英好一会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小客人说的“撒泼打滚”。
张英外表看着文静斯文,但内里其实是个不爱读书,不爱学女红,只爱不学无术,玩杀猪刀的小娘子,张武又是个想按大家闺秀培养女儿的,连为张华、张英姐妹俩安排接触的小娘子都是学过礼的,是以张英从记事起的确没见识过这等场面。
她十分疑惑,在地上滚来滚去,“撒泼打滚”后,爹爹就不会让她去读书了吗?
这个办法有用吗?
许是张英的目光太直接了,赵浅予一下就读懂了,轻哼了声,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让张英放心。
撒泼打滚她最会了,每次父亲赵宗实都会在她的“撒泼打滚”之下妥协。
这些大人最怕他们这样了。
赵浅予才会走路都没多久,之前一直是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对这个年纪的小娃来说,哭、闹、翻滚再正常不过,更是他们的撒手锏。
但张英不一样啊,张英都四岁了,已经不是赵浅予这种奶娃娃了,而是开始会注重干净的小娘子了,要让她向赵浅予一样毫无顾忌的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张英还有些做不到。她咬咬唇:“真、真的要在地上打滚吗?”
赵浅予没有了解张英真正的意思,在地上看了看,又往张英身上看了会,突然恍然大悟——
地上没铺地毯。
怪不得她在地上打滚的时候觉得硬硬的,一点也不像家中的软绵暖和。
不过张家和赵家不同,不可能拿大块的地毯来铺。赵浅予安慰张英,让她忍一忍。
最后还怂恿张英拉上张大娘子张华一起。
读书早,要挨训。
读不好,手板心。
这些对小孩子都不友好,要坚决抵制的。
以后读书了,就不能玩玩具,只能背书了!
杀猪刀也会被收起来了。
张英原本还有些犹豫的,但经过小客人的比手画脚,想到现在玩杀猪刀还需要偷偷的,有时候还需要姐姐卓氏打掩护,以后读书了就只能藏在箱底,再也不能拿出来了,顿时一股油然而生的使命感生出来,重重点点头:“不读书!”
她要撒泼打滚。
她要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说好以后,两个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