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不管是几百年前还是几百年后,都是一年到头一家人最重要的日子。也是因为全家在一起过了一个年,沈三清又把蕊儿带回去高高兴兴的玩了一天, 回来之后便明显感觉到陈家上上下下, 对自己这个年轻新二奶奶的认可度有稳步上升。
好比现在,沈三清看着眼前的孙妈和她手里抱着的账册, 虽然心里有一点点忍不住的小高兴,但更多的还是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孙妈,你就别跟我开这种玩笑了。东院这点东西我还半懂不懂的, 哪能接你手里的账册,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二奶奶,您别着急。不是让您真接手这些账册, 只不过今年开春雨水实在多, 太太腰上的老毛病犯了。
您也瞧见了这几天都下不来床, 偏咱们家每年开春都得把上一年的账给查一遍, 太太已经把账面上最要紧的部分查完了, 只剩几处田产要亲自去看看。”
哦,孙妈这么一说三清就明白了,感情不是要给自己委以重任, 而是要找自己当个跑腿干活的啊。
“孙妈, 不是我不愿意替太太分担, 只不过有些话还是得先跟你和太太说清楚, 要不到时候出了纰漏太太不怪,我自己就先得羞愧死了。”
“二奶奶说笑了,您是咱们家二奶奶, 干什么都是应当应分的,哪能怪罪您。”孙妈听着沈三清假模假样的推辞嘴角都直抽抽,“您有什么都跟我说,我保证太太那里肯定没有不肯的。”
“还是孙妈好。”沈三清这些日子算是摸清楚了,孙妈就是名副其实正院和东院之间的润滑剂,自己得罪了金氏不要紧,但是万万不能把孙妈给得罪了。
“您也知道我娘家比不得咱们家这般产业,今天我就跟您交个底,且不说这么多田产我以前没碰过,就是我家以前那些在乡下的田产我也从没去看过。农事方面要说谁一窍不通,头一个就得是我。等到了乡下我怕是连五谷都分不清,要闹笑话的。”
有时候勇于承认自己的短处也是一种勇气和优点,比如此刻孙妈就真没想到沈三清要说的是这个,但是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和以前听说的沈家最娇惯闺女的传闻,她也就不得不信了。
“这事您放心,哪能能让二奶奶一个人去乡下,就是您愿意家里也不放心啊,这次奴才陪您一起去,就当沾了奶奶光出门散散心。”孙妈也是没办法了,想了又想干脆心一横把自己也搭上来。
“要是二奶奶觉得行,太太那头我回去就安排安排,正院丫鬟婆子都不缺,我明天就能跟二奶奶一起出门。”
沈三清看着眼前十分殷切的孙妈,还想说些什么可是又一时之间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说的。况且她也不是一点都不想搞清楚陈家的产业,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放在手边,自己哪怕是个端了俗念的菩萨也得伸手拿过来看个究竟。
“铃铛,你说这事靠谱吗?”最后沈三清还是点头应下了这个差事,只不过等铃铛孙妈送出东院再回来,她看着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小丫头,心里又有点忐忑起来。
“啊?二奶奶您问我啊,我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小铃铛进了陈家被巧儿□□过之后,说话办事都妥帖了许多,这会儿她也不敢乱说什么,“要不咱们去问问二爷吧。”
东院的丫鬟下人们有个口头禅:我们二爷怎么怎么。好像就算有天大的事,只要有他们二爷在,那就什么都不叫事。现在小铃铛天天跟她们在一起,也渐渐染上了这个毛病。
“我倒是想呢,可你家二爷不是不在嘛。”沈三清现在其实也想找陈景,只可惜这人过完年之后又去了书院,这回是山长给他这个马上要进京赶考的学生开小课,他为了不耽误上课,干脆都住到书院里去了。
“那,那我们去书院把二爷找回来?”小铃铛见三清一脸为难的样子,恨不得自己现在就去书院找人,“我现在出门上山,下午二爷就能回来。”
“算了算了,答都答应了还问什么啊,不就是去乡下看看查看田产,几天就回来了,应该没什么事。”沈三清摆摆手不让小铃铛去,一是既然答应了就不可能又反悔,还是把陈景叫回来再反悔,那不是没事找事是什么。
再说一直以来就吊儿郎当,对读书无可无不可的人这回去书院算是真用心了,现在正是他要紧的时候,自己总不好什么事都去问他,让他分心。
这么一想沈三清算是对这次下乡之行打定了主意,而孙妈那边更是动作迅速,第二天一大早就挎着个小包袱皮往东院来,只等沈三清收拾好就能出门。
陈家的田产大部分都离县城不远,只不过当初祖上发家也是慢慢累积,多年置办下来的田产多少分散了些。出发之后孙妈说明了情况,两人商量好就决定先把最远的田产给查完,然后再一站一站的往回走。
好在村子虽远但是并不偏僻,甚至因为临近的镇上有个小码头,村子里还格外的热闹。陈家的田都是有人常年守着的,每年本家这个时节都要过来,等沈三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