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三番闹出大动作,在这些权贵们眼中,沈炼是想借着“新政改制”来扩张自身势力。
争权夺利,无可厚非,彼此都是半斤八两,但是沈炼越来越不讲究规矩了。
次次动刀,皆是针对权贵,甚至半点面子都不给!
以前的事情暂且作罢,单论这一次招抚郑芝龙,闹得朝野哗然。
福建方面多次想要招抚,次次都是无功而返,东南海战结束还没几天,郑芝龙悄然奔赴澳门,竟然如此无厘头地签订了“沿海休战条约”,这不就是要被招抚的最显著征兆吗?
朱国祯身为当今内阁首辅,也是东林党的顶梁柱,代表着某些权贵集团。
走私贸易,是他们获取巨大利益的渠道之一,更是因此才能掣肘皇权,并且在党争中取得优势。
稍微读过书,明白算术的人就知道,清除海面威胁之后进行海运贸易,绝对能让国家经济变得更加强劲,东林党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怎么可能不知晓其中道理呢?
反对和抗拒重开海禁,就是他们的杰作。
嘉靖之后,隆庆年间,也是万历皇帝的父亲借着机会破了海禁,但他在位时间太短,后来又被臣子们给更改
了回来。
仅仅保留了个“朝贡贸易”的架构,律法上也没有禁止民间贸易。
问题就在于,要想得到出海贸易的资格,就需要各路商人付出重金来进行打点关系,所以通常都是世家大族的产业来和他们沆瀣一气。
正如了那句屡见不鲜的言语。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这些还不够呢,还会巧立名目向朝廷伸手要钱,还能在走私贸易中大赚一笔。
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那些达官贵人却过的比大明朝中兴时期还要滋润,只要常人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平民和权贵的阶层割裂太大,权贵们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则会想尽办法堵住上升的通道。
这也是沈炼所做之事,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却会遭到无休止的针对!
朱国祯看似和气,心里亦是恨不得把沈炼千刀万剐!
这家伙,实在太可恨了!
招抚郑芝龙之后,再加上沈炼在澳门搞出来的海防军事力量,基本上就能让大明沿海落入到他一人手中。
先前所做的事情,都会付诸东流!
阻止沈炼面见朱由校肯定不可能,朱国祯便想着拖延时间
。
可没想到,沈炼返京的消息传到京城后不久,皇宫中就有大队人马迎了过来,并且直接截下朱国祯的马车。
“朱阁老,不知沈炼沈大人,可否在您的马车上?”
来者身披甲胄,胯下骏马在原地踏步,不断往外吐息着雾气,身后跟随而来的士兵林立之时,颇具气势。
朱国祯认识此人,御林军的一名偏将。
“敢问将军有何事?”
对方正声道:“奉陛下谕旨,请沈炼沈大人速速进宫,不得延误。”
不等朱国祯做出回复,沈炼主动从马车中走了出来,跪拜在地毕恭毕敬道:“微臣领旨!”
“沈大人,走一趟吧。”
这名将军也已替沈炼准备好了马车,如果仅仅是宣布旨意的话,派几个太监前来即可。
朱由校派出御林军,则是担心沈炼在京城会遭人谋害。
东林党人是什么德行,朱由校很清楚。
要是不进行干预的话,他们会想方设法阻止沈炼与自己见面。
圣旨到了,朱国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陪着沈炼一起跪着。
直到沈炼接旨,随行官吏才能起身。
沈炼旋即笑道:“朱阁老,今日多谢你前来迎接,替在下省了不少
时间呢。”
“客气,赶紧随着御林军去吧,别让陛下久等。”朱国祯装模作样道。
望着沈炼离去的背影,朱国祯就可以断定,正式招抚郑芝龙的圣旨不日即会公布于众,那么这份天大的功劳就会结结实实被落在沈炼的手中。
朱国祯暗自心想,喃喃自语道:“情况有些不妙啊。”
事已至此,总不可能当着御林军的面去阻止沈炼吧?
——
乾清宫。
为了迎接沈炼,朱由校特地换好衣物,没有躺在船上,在药物的作用下,脸色也比之前好看很多,偶尔还有些咳嗽。
身边仅仅苏柳一人而已。
苏柳倒了杯热茶,轻声问道:“陛下,您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沈炼还要一会儿呢。”
如今季节乃是深秋,过不了多久北方会变得非常冷。
朱由校捧着茶盏,脸上露出些许无奈。
“唉……近些年来,这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古怪,一年比一年冷!”
苏柳赞同道:“是啊,南京本是南方,去年的护城河结冻过后,竟是数日不曾划开,实在是古怪。”
“天不佑我大明。”
朱由校抿了口还有些烫手的茶水。
大明还没到风中残烛的地步,但
朱由校却知道自己的身体几乎每况愈下。
年仅二十出头,连北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