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是封建君主集权到了巅峰与还未进入封建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君主专.制过渡期的差别。 此时,大秦的君臣也在惊叹加嫌弃:“后世这都是什么风气,杀牛祈福?牛又不会治病。” “律法就是律法,讲律法的时候讲什么人情,那还要律法做什么。” “不要赏赐这又是求高风亮节吧?真高风亮节君王给你封侯拜相也拒绝才是真君子。” 群臣在议论,百家也在议论,犀利的法家看热闹一般,时不时嘲讽儒家两句,让儒家更为悲愤。 这样的儒生,他们不想认。 明明孔圣人没教过这种溜须拍马不干实事的套路,后世都是怎么学得儒学! 嬴政默默地看着眼前闹哄哄的一幕,看着一直对大秦没好感的儒生吃瘪,心里暗爽。 鲁儒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嫌弃秦国,大秦统一之后依然不愿与入秦为官。 淳于越等儒生入朝是入朝了,还是对他很 嫌弃, 动不动当面呛声, 一个个可硬气了。 现在难得如此憋屈,嬴政算是看明白了,最能对付儒生的不是法家也不是墨家,就是后世不成器的儒生。 放在现代,这或许就是“一粉顶十黑”。 【说完背景,再来说发展。】 【说到发展,不得不提另一位商人吕不韦。】 【首先,从商业投资来说,吕不韦眼光独到,“奇货可居”的投资让他从商人走到了权力巅峰。】 此言一出,大秦朝廷齐齐寂静,小心翼翼看向嬴政。 嬴政反而十分淡定,手下败将,已经死了好几年了,有什么好在意的。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吕不韦的政治投资,说他的营销手段。】 吕不韦编完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后,为了推向全国,于是向全国宣布: “谁能够更改《吕氏春秋》中一个字,就赏赐千金!” 以大秦历来赏赐的大方程度,这句承诺非常有效果。 想改字,你首先得看看书中写了什么。 于是一时之间,《吕氏春秋》卖的非常火。 并且,考虑到那时识字的基本都是上层阶级,也就意味着,《吕氏春秋》是在上层阶级中流通起来。 再考虑到那时没有标点符号,想要读通读懂一本书,不读个四五遍不可能,读的过程中就得接受书中的思想,反复琢磨,也就意味着,《吕氏春秋》的思想在上层阶级中普及开来。 如果说商鞅变法选拔的是平民,吕不韦就是有意筛选精英人才。 看似“一字千金”,实则是“一人千金”,吕不韦要得不是“字”,是在筛选人才。 . “原来如此!”最缺乏商业人才的明朝,永乐帝朱棣感觉自己学到了。 “难怪天幕总说皇室把书籍束之高阁不好,书籍本身就可以筛选人才。” 他甚至想现学现卖。 大明有《永乐大典》,要不,修完之后也来个“一字千金”? 但是《永乐大典》字数太多,民间要是真修改出来了,国库会不会撑不住? 想到这里,朱棣心虚地看一眼胖儿子,仿佛已经听到了胖儿子在哭穷,忍不住又开始思考:不如换本书,但是换哪本书比较好呢?他也想要个管仲或者桑弘羊,但是吕不韦还是算了,把持朝政不可以! 【大秦统一后,虽然统治时间很短,但是煮盐、冶铁很发达,史书上称秦“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论经济贸易,同样可以从史料中窥探到大秦的繁华。】 早在战国时期,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写道,各国各地输入秦国的特产有:昆山之玉、随和之宝、太阿之剑、江南金锡、西蜀丹青、阿缟之衣、锦绣之饰; 《吕氏春秋·本味》中提到的美食有:洞庭之鱄、具区之菁、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等。 当时的手工业者已经分工很细,有冶金工、陶工、 木工、车工、皮革工等。 由于各地商品交易繁荣, 商人很活跃, 司马迁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概括这种情况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秦朝一统六国后,除了统一文字、统一法律、车轨和度量衡厚,还统一了货币。 秦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即二十两;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单位是“半两”,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