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7章
许晚春笃定。
笃定师父师娘肯定会同意去沪市探亲。
却没想到他们会这般着急。
夫妻俩嫌弃寄信速度太慢,哪怕是加急信也不行。这不,第二天天还没亮,两人便兴冲冲出发去镇上打电话。等许晚春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听母上大人说的时候,她还懵了下:“天不亮就出发了?”
许荷花将放在炕尾的衣服递给闺女:“嗯,外头还下雪了,他们是顶着雪去的.…也可以理解,你师父师娘其实早就想去见景梁了,只是军医大规矩严,担心会给孩子带去不好影响,才一直忍着。”
“这么说,师父师娘很快就要出发了?”
“应该吧,他们还说会顺便请人把火车票买好。”许晚春将棉袄的纽扣扣好,又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棉裤套上,才道:“那正好,请师娘他们帮我把信带给师兄。”
师兄妹俩这么些年一直通信,许荷花早已见怪不怪,完全不关心信中写了什么,只拍了下又开始跟猫狗闹腾的小丫头,笑骂:“别玩了,赶紧起来吃早饭,你吴奶奶专门做了你爱吃的生煎。”
哇哦~生煎!
许晚春欢呼一声,立马顾不上当归跟茯苓了,快速穿鞋下炕。许荷花眼底全是慈爱,弯腰把炕上的被子利索叠好。见状,正在梳头发的许晚春有些不好意思:“娘,我自己来。”“顺手的事。”
吃完一顿美味早餐后。
许晚春没有急着回屋,而是跟母上大人一起铲起了两家的积雪。时不时再跟傻狗一起往雪白的雪堆里钻,然后发出哈哈大笑声。一起帮忙的吴玉珍也是乐呵呵:“这孩子,性子真活泼,瞧着就叫人欢喜。”
关于这点,许荷花却是纳闷儿的:“桃花小时候特别稳重,越大反而越喜欢闹腾了。”
吴玉珍已经知道了小姑娘的身世,听到这话,不免多想:“小时候不安吧,怕你们不要她,可不就得乖。”
许荷花手上的动作一顿,她从未往这方面想过,并不是她迟钝,而是自从决定将人捡回家的那一刻起,就没想过再丢掉。却忘了,才8岁的小丫头,会有不安才是正常的。想到这里,许荷花不免怪自己粗心。
吴玉珍人老成精,一眼就看出荷花这是钻牛角尖了:“别瞎想,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身份,相处起来,都是要磨合期的,你们现在不就是很好。”也是,许荷花回头看向不远处,又抱起大橘猫一起钻雪堆的闺女:“别冻着了!”
活动起来就不冷了,许晚春甚至微微出了汗。不过母上大人既然担心,她便收敛了玩心,开始陪着当归玩起自制飞球。只见她一个用力,就将藤条编织的圆球丢出了院子。而当归,在圆球丢出去的同时,已经兴奋的开始“汪汪汪",并飞快冲了出去。
自从许晚春去县城念初中,陪当归玩耍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所以,这一次,她足足陪玩了一个小时。
手臂都甩酸了,才回屋里学习。
许荷花也不清闲。
时间进入二月底三月初,正是做备耕准备的时节。堆肥、修理农具、筛选良种…
作为村会计,她虽然不用做苦力活,依旧会忙到脚不沾地。直到许晚春回来的第四天,送别背着大包小包,去沪市探亲的曹家夫妻俩后。
许荷花才偷得半日闲。
就这半天她也没放松,抱着习题本,边刷题边跟闺女讨论接手会计的人选。许晚春则坐在不远处,用一块带皮猪肉,练习皮下缝合。除了大表嫂胡三丫外,母亲说地其余两个人的名字,她都没听过,应该是其他屯的。
人都有私心,许晚春也不例外,她率先考虑的当然是自家大表嫂。犹记得几年前,大表嫂在背后出主意,跟憨憨大表哥闹私奔时,她就觉得对方是个聪明人了。
再加上,母上坚持了几年的扫盲班,大表嫂是整个屯里,唯一坚持下来的。所以,许晚春对她的印象不差。
想到这里,她边挥舞持针器,边回:“肯定先紧着自家人啊,咱们举贤不避亲,回头就去找老书记谈谈。”
许荷花自然也更想推荐自家人,可这很难。她当年能成功,经过了很长的铺垫。
从扫盲老师,到妇女主任,最后才到会计。除了老书记跟曹大夫等人的托底外,许荷花自己也花了好几年时间,才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
可胡三丫,在村里,没有任何威信。
许晚春倒不担心这个:“没有威信,咱们就给她造呗,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有得是机会…”
许荷花真诚求教:“怎么造?”
许晚春头也不抬:“这就多了,比如多做好人好事、没有好人好事,就演几出…还有积极劳动,对了,回头也可以请师父找找熟人,安排大表嫂去学开拖拉机,必要时,还可以让她写文章,回头我帮她润色一下,要是能出版,就稳了,当然,以上所有的事情,都要找爱八卦的婶子们,大肆宣传,一年半的时间,足够将大表嫂的到位捧上去了…”
一直知道闺女的脑瓜子好使,许荷花也自诩是个精通人情世故的,只要她愿意,跟谁都能掏心掏肺。
但.…这样的做事风格,她生平头一次见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