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十一章 蒙古甲胄贸易和南洋藩属体系

第二十一章 蒙古甲胄贸易和南洋藩属体系(1 / 2)

在大明与后金打了一场硬仗惨胜,在得到明朝获利的消息后,林丹汗是第一时间给大明的皇帝送去了书信,需要更多的明盔明甲。

林丹汗虽然是漠南蒙古势力中的绝对力量,也是黄金家族的忽必烈第九孙,他的势力遍及河套与蒙古大部,但此刻他面对一个极其凶残且具有威胁的对手,那就是后金!

林丹汗是愤怒至极,恨不得将皇太极五马分尸,千刀万剐!

空虚!极其的空虚!

英汤图的一战,他怕是连黄金家族的脊梁骨,都给满洲大爷们打断了,日夜都能记忆到满洲大爷们纵马横冲直撞,在蒙古人里头来去自如的场景。

怎的被你女真人冲到无力回天的程度?

原来是铠甲啊!

成吉思汗没有铁甲给骑兵披挂,又如何能凭借骑射横扫天下?

他当时和明朝皇帝换这几百副明盔明甲,完全是因为其他蒙古部落纷纷购换,他担心于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因素,才购买了区区四百副的铁札甲而已,但就是这四百副铁甲和那几千副的布面甲,他发现了一个事实!

就靠着眼力,林丹汗感觉自己的伤亡和皇太极比,比上一次战斗看,是大大缩小了,有了铁甲的蒙古骑兵,往往挨上三轮骑射才会落马。

只是吧……

居然派来了个兵部官吏,记住,这不是礼部的,而是兵部的侍郎大概,居然告诉自己,皇帝最近在朝廷内大改兵制,要把大量甲胄用于边军,提升边军的披甲率和力量,暂时只能从京营里头挑出千副最好的明盔明甲,专门卖给自己。

林丹汗心里骂了几句有伤长生天的狠话,但当着兵部的面,反应很快的哈哈大笑,与其谈妥了交易。

若是林丹汗吃下了这笔交易,那毫无疑问,在自己手里这样的一千铁骑,就足可压制底下那些个犹犹豫豫的蒙古部落了。

眼下就是熬,将千副铁甲拿到手,其他的延后再论!

讨价还价!

一千副的明盔明甲的确诱人,但是林丹汗也不想六千匹的战马落到明朝手里。要知道明朝一旦灭了后金的女真鞑虏,大明朝肯定就会对付自己这个想要恢复大蒙古国的大汗,六千铁骑一旦训练有素,自己梦里都会惊醒!

明朝想要战马是吧?

就有没有一种可能,利用什么来让大明皇帝给自己打个折呢?

这可把林丹汗气的够呛,作为胸怀大志的蒙古大汗,他怎么可能去朝贡大明?

罢了罢了!

卖了也就卖了,有了这些札甲,自己的力量就足够震慑那些个蒙古叛徒了!

朱由检是真挺忙的,即使是骑兵分配这样的大事都管不得了。

没有骑兵,我守住长城和朝鲜就行,只要是不流出粮食到皇太极那,就根本没问题。

当年的大英龙虾兵,线列步兵加印度枪骑兵,就打得满清鞑虏是丢盔卸甲,自己到时候一杆后装药的击发枪搞出来,每分钟六发乃至更快的射速,不是直接刺刀反冲锋吗?

朝鲜的光海君按照梅之焕的意思,是问要不要押到京师问罪,而朱由检的想法则是,干脆就在朝鲜王都汉城施刑就行了,至于刑罚呢?

朱由检在五马分尸、千刀万剐之间想了很久,最后却只是给了腰斩这么个相对宽容的刑罚。

再就是梅之焕带着浙兵以及毛文龙、曹文诏打了一波建州,结果是打的极为不顺,仅仅是铲除了大概两千满洲女真,带走了一千汉民,和在建州守家的多尔衮、阿济格部打了一阵,损失不小,三千多名浙兵战死,曹文诏的骑兵也损失了二百多人,损失了一阵,梅之焕也不贪便宜,直接带着兵马就撤回了朝鲜,专注于守御鸭绿江一带的防线。

他写完了回复诏书,丢到边上的太监身上,吩咐其差人送往朝鲜给梅之焕后,又开始写起了其他安排。

首先是整个大明朝的藩属国体系,已经随着时代逐渐落伍了,朱由检眼中,此时的朝贡体系就是个空气,是时候在打败皇太极的入塞,摁住了后金的发展,可以大动干戈了。

传达的就是大明的关于朝贡体系的革新。

第一个要搞的就是缅甸这块。

杀鸡儆猴?

至于安南国,那就是猴了。

其次则称之为藩属国,指的是属国,常年朝贡需要供给大明三分厘之一的钱税,在明朝对外征战时,也需要派遣兵马参战,指挥权归大明调控。

当然你国王的子嗣留在大明的一个找不出,大明的驻军也不足以对抗突发情况,就没有办法了,全家被抄,人没了就没了,但只要你留了王子,国王还没死之类的,大明就有义务替你复国。

两个安南一个占城,这块越南的膏腴之地朱由检是觊觎良久,三个都会纳入体系内。

这杀阿拉干王朝或者东吁王朝这样的南洋国家,这么老大一只鸡,朱由检不调用边军是肯定不行的。

朱由检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比较看重吴三桂这位传说中的“平西王”战力,有吴三桂在这一块作战,别的不说,对付缅甸这块,没太大难度。

大约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内拿火炮玩平射打弓骑兵的人,靠着一两万的兵力,差点掀掉半个鞑清国。

最新小说: 瘟疫开局:从汉末开始捡词条 隋唐道侠:秦岫风云传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重生晚明,我在澳大利亚搞生产 明末挽天倾 看日月,品山河 三国一场大梦 三国一场大梦 萌趣三国 我在地府修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