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派来的使者是个年轻的衙役,他带来了一封亲笔信和一份官文。
陈天阳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眉头微皱。信中,张县令委婉地提醒他,州府刘大人此行目的不纯,很可能是听闻了青林村的变化,想要从中渔利。
送走使者后,陈天阳立即召集赵虎、村长和几位核心乡勇商议对策。
陈天阳沉思片刻:“我们既不能拒绝,也不能完全顺从。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展示我们的成果,又不至于引起太大的觊觎。“
“我有个想法,“陈天阳说,“我们可以适当展示一些改良农具和乡勇训练,但要有所保留。同时,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将一部分物资和武器隐藏起来,以防不测。“
“还有,“陈天阳补充道,“我们要联系周边村庄,让他们也有所准备。如果刘大人真的起了歹念,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刘铁,“陈天阳对这位前流寇头目说,“你和你的弟兄们在州府官员来访期间,要暂时隐藏起来。如有异常,立即通知我。“
与此同时,陈天阳也没有放松对农具改良的研究。他设计了一种更为精巧的水利系统,可以更有效地引水灌溉,大大减轻旱灾的影响。
一天,正当陈天阳在田间指导村民使用新型水车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到来。
陈天阳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着儒生服饰的年轻人正向他走来,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来人正是王明,陈天阳在县学时的同窗好友,也是县城一位富商的公子。
陈天阳谦虚地笑笑:“些许改变而已,不足挂齿。来,我带你四处看看。“
“陈兄,你这是要做一番大事业啊!“王明感叹道。
王明神色一正:“确实有事相求。我父亲最近与江南几位商贾有生意往来,他们对你改良的农具很感兴趣,希望能购买一批,带回江南推广。“
“这个简单,“王明说,“下月初,他们会来县城洽谈生意,到时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
送走王明后,陈天阳陷入了沉思。江南商贾的兴趣,意味着他的改良农具可能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地区推广。这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更多地区的粮食产量,为即将到来的大变局积蓄力量。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一队骑兵突然出现在村口。为首的是一名身着锦衣的中年男子,面容傲慢,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那人冷哼一声:“本官路过此地,听闻这里有些新奇的农具和训练有素的乡勇,特来一观。“
刘大人上下打量了陈天阳一番,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你就是那个搞出这些动静的书生?“
“带本官去看看你那些所谓的'改良农具'和'乡勇'。“刘大人命令道。
然而,即使是这些基础展示,也足以让刘大人眼前一亮。他看着那些效率明显提高的农具和训练有素的乡勇,眼中的贪婪之色越发明显。
陈天阳心中一凛,但面上不动声色:“大人,这恐怕有些困难。我们村小,工匠少,产量有限。而且,这些农具主要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以便向朝廷上缴更多的粮税。“
“下官不敢,“陈天阳连忙说,“只是实情相告。不过,下官愿意每月向州府上缴十件改良农具,以表敬意。“
陈天阳知道再争辩下去只会激怒对方,便点头应允:“遵命。“
临走前,刘大人意味深长地说:“陈云,本官看你年轻有为,前途无量。若能好好配合本官,日后必有重用。否则......“他没有说完,但威胁之意已经十分明显。
“这刘大人来者不善,“赵虎愤怒地说,“二十件改良农具,这分明是在敲诈!“
“那我们该怎么办?“村长担忧地问。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与江南商贾的约定。在王明的安排下,陈天阳来到县城,与几位来自江南的商人会面。
陈天阳谦虚地回应:“沈老板过奖了。这些农具只是根据实际需要做了些改良,算不上什么发明。“
陈天阳思索片刻:“农具可以卖给诸位,但我更希望能与诸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是这样的,“陈天阳解释道,“我们这里不仅有改良农具,还有一些其他的创新,比如改良的水利系统、更高效的耕作方法等。如果能与诸位合作,不仅可以推广这些技术,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陈天阳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合作构想:江南商人提供资金和销售渠道,青林村提供技术和产品,双方共同开发市场,分享利润。
“陈先生,“沈万里最后说,“我们回去后会立即筹备资金和人手,尽快开展合作。另外,我听说您的父亲陈守德大人曾在江南为官,深受百姓爱戴。如果您有意,我可以帮您联系一些陈大人的故旧。“
回到青林村后,陈天阳将与江南商人合作的事告诉了赵虎和村长,众人都为这一进展感到欣喜。
陈天阳点点头:“没错。而且,通过沈万里,我们可能还能联系上父亲在江南的故旧,进一步扩大我们的人脉网络。“
“这刘大人真是得寸进尺!“赵虎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