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见枕月脸上有些泪痕,便知道她在小厨房那边受了不少气,便宽慰道:“枕月,你不要和他们吵起来。”
她看着贾琮精瘦的身子,虽然贾琮目光炯炯,看起来精神气十足,但在病中,枕月自然不会让贾琮吃那些坏了的饭菜。
这些日子来,为了让贾琮在病中吃的更好,枕月这几年省下来的银子几乎都花进了小厨房里。
这枕月也不想给病中的贾琮惹麻烦,少不得忍气吞声,回来也不敢跟贾琮说。
贾琮自然不会再让枕月去受这个气,便让信得过的小厮,也就是贾琮奶嬷嬷的儿子去外头买了些好的吃食,悄悄让嬷嬷送进来。
结果能在外头买顿好的钱在小厨房里只换来一顿馊的饭菜。
枕月心下一横,打算把这个绣帕送出卖了,也好换银钱。
且说贾迎春闷闷地回到贾母住处的后院,回自己的厢房在书柜挑了几本书,除了挑拣了本《太上感应篇》,贾迎春并没有找到贾琮要的史书。
才出了厢房,便看见有一个女子在抄手游廊里逗鹦鹉。
“三妹妹,原来你在这里,我正好有事要寻你。”贾迎春上前道,“不知妹妹有没有史书?”
探春聪敏,她想着迎春也不会看这种东西,定是替谁讨要了去。
“三弟弟?”贾探春很快就想起来是那个前几日差点被打死的贾琮。
而住在贾母院子的三个春和黛玉以及宝玉也自然知道这件事情。
“你们两个在这里说什么体己话。”一个清脆的声音从二人身后传来,唬了她们一跳。
“你们四只眼睛都没瞧见我,定是在说什么悄悄话。”林黛玉摇着扇子款款走来。
黛玉笑答:“才下了一会的棋,舅舅就派人叫宝玉去外书房,听说是外面有人找,所以我就出去走走,不想碰到了你们两个。”
她们拥有的书本自然是比不上林黛玉,林黛玉出身书香清流,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每代积累下来的藏书丰富充足。
“史书?”林黛玉眼波流转,知道迎春不会看这类东西,便笑道,“实话招来罢,你们是替谁借的?”
“谁?”林黛玉追问。
这黛玉才想起来前几日听到的消息主角便是他。
这时探春忽然瞧见天边飞来一个什么东西,忙拉了迎春和黛玉的手往天边指:“你们快看那是什么?”
“这也奇了。”贾探春胆子大,忙过去拾起来,“什么东西能停留在天上这么久。”
只见纸上字迹如刀锋劈开,每一横起笔如弓弦紧绷,行草间字字勾连,似苍龙摆尾,整字符遒劲中裹挟着莽莽风沙之气。
探春认识府里每一个兄弟姊妹的字迹,却想不起眼前如此苍茫的字迹是哪一个人写的。
“果然是个精巧的词。”黛玉点头赞叹,“可惜只有半首。”
林黛玉醉心诗词,古往至今,成百上千的诗词都烂熟于心,却对这半首词没有任何印象。
“不可能。”林黛玉和探春马上道,“他才没有这样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