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上张伯苓去看看旁边的奥运会场。
可惜没有什么大体育馆,相比热闹非凡的世博会,视觉冲击力很小。
但张伯苓依然兴致勃勃,更关键的是,他们碰到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奥运会之父顾拜旦。
历史上顾拜旦并没有到场参与1904年的奥运会。
但按照规定与传统,奥委会主席与举办国最高首领是应该出席奥运会的。
或许是听说了神秘的东方古国应邀参加,才让顾拜旦有兴趣来看一下,因为他的目标是把奥运会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看你们就是清国人的样子!”顾拜旦走过来兴奋道。
张伯苓并不认识他,但李谕却在教科书上看过顾拜旦的照片:“您是顾拜旦先生?”
顾拜旦笑道:“正是!”
顾拜旦此时正值盛年,只有40岁冒头,精神状态非常好,不断为奥运会积极奔走。
李谕与张伯苓高兴地与他握了握手:“本人李谕,这位是张伯苓先生。”
“哦?还见到了声名远播的科学巨人,太荣幸了!”顾拜旦说,“贵国的人物我知道的不多,但阁下绝对是其中之一。”
李谕笑道:“您的大名我也知道。”
顾拜旦感慨道:“我曾经在第一届希腊奥运会时,就联合希腊王储给贵国宰相李鸿章写过一封信,希望贵国能够参加奥运会,可惜被拒绝了。如果没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参与,奥运会失色太多。”
李谕说:“或许当时李中堂,哦,李宰相正因为签订马关条约一事伤心,没有放在心上。”
当年的情况实际上要复杂得多,顾拜旦也大体了解:“今天你们能够到来,已经让我异常欣慰。”
顾拜旦蛮不容易的,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形势完全称得上“波谲云诡”一词,各国心里的小算盘太多了,能撮合起一场国际间的体育盛会着实艰难。甚至第一届希腊运动会还是靠说动一名希腊富商出钱才搞起来。
张伯苓道:“只可惜我们准备太不充足,仅仅是几名临时的运动员。”
顾拜旦并不当回事:“能来参与最重要!团结、友好、和平,是我的口号与宗旨。”
李谕叹道:“您的这三个词语,可是当今世界最难做到的三个词语。”
“愿景总归要有!”顾拜旦说,“对了,你们有没有带来旗帜?”
张伯苓说:“有大清的龙旗。”
顾拜旦说:“可以,你们尽快交给我一幅,我为你们挂到会场上。”
李谕和张伯苓找来旗帜,与顾拜旦一同前往了国际奥委会在圣路易斯的办公室办理此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