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653章 困难的局面

第653章 困难的局面(2 / 3)

“之前各地工业发展迅猛,对这个价格可能没有那么敏感,而一旦经济发展稍微放缓,英商的煤炭优势将无限放大。”

面粉大王荣宗敬又说:“不止工商业,农业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本来安徽与河南的小麦可以走从津浦路直运上海,供应面粉工业所需的原料。但从蚌埠起运,每担运费2两,并且时间无法保证,有时竟长达一年!但跨越太平洋而来的美国小麦,每担运费不过4钱。就算没看过世界地图,也应该知道美国在万里之遥。如此悬殊,何其荒唐!

“即便铁路运力紧张,总能腾出车皮,但我从来没听说过交通部批准此事。”

工商业相比农业总归要好一些,他们这些商界大佬都怨声载道,不堪重负,普通农民的情况可想而知。

田赋易于估计,征收方便,农民无处逃避,向来是北洋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宗来源,自然也是军阀们的重要财源。

其中最坑害农民的是所谓田赋“预征”,就是提前收田赋,你敢信!

而且少则几年,多者十几年。四川有的县整整预征了30年。

横征暴敛之下,自耕农大批转向佃农,农村经济被破坏得相当严重。

张謇聊起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大生纱厂,无奈道:“如今日资强势进入国内棉纺织业,对我们的冲击很大。本来国内棉花足够原材料的供应,可每年却要出口百万担棉花,其中绝大多数运往了日本或者日资纺织厂。乃至于我们不得不进口棉花,大大提高成本。”

虞洽卿问道:“听说华商纱厂联合会已经给北洋政府上书,要求禁止棉花外运,保护华商,难道没了下文?”

张謇说:“北洋政府刚刚想禁止棉花出口,就遭到各国公使团反对,只能宣布放弃禁令。”

张謇的纱厂现在已经渐渐开始感到吃力,按照历史进程,几年之内就会困顿倒闭。

他也挺无奈的,以他的身份都办不成,平头老百姓更难做买卖。

棉纺织业是民国最重要的工业领域。但一战后,就不得不开始大量使用进口棉花,每年进口额要百万担,北伐前期更是达到了接近两百万担,价值大约7000万,位居中国进口商品价值的前三。

这就是民国时期国内工商业的艰难情况。

北洋政府没能力保护本土民族企业,连关税自主权都没有,只能任人宰割。

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贸易又有着巨大的贸易剪刀差。你要是依靠原材料出口为主,价格上涨的幅度将远远落后于工业制成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会被人当作韭菜一直不断割。

当然这就是西方最希望维持的局面。

他们喜欢高高在上坐享其成,众多发展中国家老老实实当奶牛,给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你要是想突破,搞上游产业或者高科技,就弄你。

被西方忽悠瘸的太多了,什么印度、菲律宾、孟加拉的,到了一百年后还深受其害。

在西方眼中,其他国家只配喝汤,永永远远只能做低端制造业,让他们享受高福利以及羡慕的目光。

这个情况很难突破,要是突破不了,众多发展中国家也要像当年咱们一样,卖出上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

李谕没啥办法,这不是他个人能够左右的。

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口物品的购买力指数平均比10年前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左右,列强因此能够以相同的代价在中国得到更多的产品。

与此同时,军阀又展开了混战,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等等,打得昏天暗地。军队所到之处,交通阻塞,给工商业带来巨大祸害。

张謇说:“还是疏才兄弟聪明,能够以外商之壳做生意,这种优势是我等无法望其项背的。有低税款之便,稍加经营,就可以像美孚公司以及英美烟草公司一样,成为商业巨贾。”

美孚公司在民国混得相当好,它们靠着关税低的便利推销煤油,在国内的大城市设立了5个分公司,中等城市设立了20个支公司,县城设立了500个经销店,代销店遍布城乡。

导致美孚几乎成了煤油的代名词,也成了民国时期普通百姓离不开的日常用品。

中国进口煤油的数量很快增长到价值6000多万,同样位居进口物品的前三位。

所以李谕对这些美商的资金在国内搞教育一直觉得理所应当,他们赚了中国人不知道多少钱,但只需要做一点点好事,似乎就要对他们感恩戴德。

哎,这也是一个非常强的阳谋啊。

反观日本,则是直接坏到家,一点好事都不想做,坏得那么纯粹,不掺丝毫杂质。脑子里想的只有掠夺与侵略,都是昂撒人一百多年前玩剩下的。

但不管怎么说,德国战败、俄国十月革命,退出在华的经济角逐;英法因为一战拼得太狠,元气大伤,对华经济扩张大大放缓,所以美国和日本顺势成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角。

一战后,日本对华贸易总值约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左右,跃居到各国首位,美国为第二位,英国(不包括印度)则退居第三。

此外,北洋政府由于找不到好的收入

最新小说: 九龙夺嫡,废物七皇子竟成无敌 天命大官人 民国:王牌飞行员 真龙气运回归 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 大唐:贞观二年,让李二取消攻打突厥 被抄家流放后,我和族中女眷养兵百万! 穿越皇子,无敌兵王 寨主凶猛 吕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