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706章 李广的人生让李世民感慨,汉匈之间竟然还有第三个战场?

第706章 李广的人生让李世民感慨,汉匈之间竟然还有第三个战场?(1 / 2)

看到这里,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摇了摇头。

“朕的这位先祖,还真是一个悲剧啊。”

李广出身陇西,大唐时“五姓七望”顶级门阀中的陇西李氏一直坚称是李广的子孙后代。

而大唐皇族李氏一直以来也都自称出自陇西李氏。

不管真相是否如此,但在表面的名义上,李广的确属于大唐皇祖李氏的先祖之一。

李治倒是有些不以为然,道:

“李广这么做,或许并非李敢所愿,儿臣觉得他还是太唐突了。”

孝道在刚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一朝或许不算什么,但经历千年发展之后,在大唐已然拥有了足够的分量。

在李治看来,如果能用一次战役的功劳换取父亲性命,这是每一个儿子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这其实也是李世民为何杀兄弑弟,却不敢对父皇李渊动手的原因。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天下人纵然谩骂李世民,但却依旧可以理解李世民。

可如果连李渊都死在了李世民手中,那李世民就真的是自绝于天下了。

尉迟敬德手持长剑逼迫李渊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其实只不过是李世民的一次试探。

纵然李渊不愿答应,李世民最多也就是自己写一份圣旨册封自己就是了。

当然,李渊是一个聪明的开国皇帝,当场就答应了。

所以李渊才能好端端地活到寿终正寝,能在被软禁之后给李世民增添十个兄弟姐妹。

李世民感慨道:

“治儿,你还是年轻了,你不懂。”

孝,是每一个华夏人都迈不过的坎。

刘彻斗不过窦漪房,输在一个孝上。

李世民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世民这一刻,其实有点羡慕李敢。

李敢有一个愿意为他前途付出性命的父亲。

而李世民的一切,只能自己去争,去抢。

人谁无憾?

只是不爱宣之于口罢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父亲!”

数日后,得知消息快马加鞭赶来的李敢看着面前李广的尸体,哭倒在地。

“父亲,您为何要这么做啊!”

在李敢的身旁,李广的部下们同样也是面带悲戚,不少人轻声抽泣。

论战绩,李广的确啥也不是。

但李广对部下们是真的没得说。

李广当了四十多年两千石级别的高官,家中却并不富裕,因为每次得到赏赐李广都会拿来分给部下。

在行军的路上常常出现找不到水源的情况,李广每次在找到水源之后都会让所有部下先喝饱,自己最后一个再喝。

每天的宿营完成后,李广都会确保所有部下都用了餐食,自己才最后一个吃饭。

由此,李广成为了一个非常得军心的将军。

司马迁曾经评价过李广一句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就是对李广人品的赞誉。

诚然,司马迁和李广孙子李陵交好,或许对李广会有一些滤镜。

但以太史公的人品,最多也就是稍微夸大一番,不至于颠倒黑白。

【一代名将李广,就这样戏剧性地结束了他的一生。】

【很多人同情李广,他一生忠心为国,多次抗击匈奴立下汗马功劳,却毕生不得封侯,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人生。】

【世上又何止是一个李广呢?】

【李广自杀后,卫青和霍去病先后班师回到长安。】

镜头中,刘彻非常喜悦,下旨给了一堆的封赏。

已经是万户侯的霍去病,再度得到了五千八百户食邑的增加。

霍去病麾下的右北平郡太守路博德等四人,被封为列侯。

已经是列侯的赵破奴等人,也增加了从一千到几百不等的食邑。

李广的儿子李敢也被封为关内侯。

关内侯虽然依旧逊色于最高级的列侯,可也是真正的封侯了。

李广心心念念的封侯愿望,在他儿子李敢的身上实现。

除此之外,卫青、霍去病两支兵马麾下的诸多中低级军官和士兵们也都根据各自的功劳获得赏赐。

不过,由于卫青的功劳比起霍去病而言实在是逊色太多,故而卫青并未获得食邑增加的封赏,卫青麾下也没有任何一人得以封侯。

为了表彰霍去病,刘彻还特地新增了“大司马”这一官职,由卫青、霍去病两人同时担任,并特地规定霍去病的官级、俸禄都和卫青一样。

至此,年仅二十二岁的霍去病,也成为了大汉军方的最高指挥官。

历史上当然也有比霍去病更加年轻就出任类似官职,甚至出任丞相的人。

但那些人要么要么是权臣之子,要么是外戚,要么干脆就是皇帝的儿子。

只有霍去病一人,是真正实打实地依靠自己的功劳走到了这一步。

这又为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战之后,匈奴王庭彻底离开漠南,汉军大举渡过黄河,向朔方郡到令居县的辽阔土地迁移了数以万计的军民。

最新小说: 大唐十万里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虎贲郎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重生野生时代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