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话音刚落,一个官员就跳了出来,怒声道:“都是你的变法,才引得我大虞如此动荡,天下十三州,居然有十州都反了,这不是伱的罪责,是谁的罪责!”
“陛下!”
他对着郑毅施礼道:“臣请斩了王安世,将其首级传阅十州,如此叛乱可定、大虞可安!”
郑毅笑道:“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只有七八个官员列身而出,支持这位官员的提议。
这些官员,全都是一些年龄大、在位多年的官员。
但大部分官员,或者说年轻官员,却依旧站在原地,不为所动。
“尔、尔等、尔等真要看着我大虞天下毁于一旦吗?!”
老官员怒视王安世道:“王安世,你就不怕天打雷劈吗!就不怕大虞列为先皇显灵,打死你这个奸佞之臣吗?!”
“陛下!”王安世拱手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我等变法势在必行,大虞沉疴已久,只有此法才能救治大虞!”
“哦?”
郑毅道:“那面对着十州造反,你又有何办法?”
王安世道:“十州造反,但却并不是一心。”
“陛下请看。”
王安世拿出一副巨大的地图,示意太监将其挂起来。
“除过莽荒二州,我大虞共有十三州,如今只有雍州、幽州和滨州并无反意,盖因为这三州乱民早已被镇压,当地世家大族也被清剿一空,才能安稳如初。”
“而其余十大州,却都被各地世家、军阀、宗门所占据。”
“每个州中,大者反王占据州府或者三五郡之地。小者反贼却只有一县之地,实力稂莠不齐。”
“藩王、反王、军阀、世家、宗门,这无数反王、反贼却并不是一条心,反而想着互相攻伐,侵占其施礼,居然无人向京城出军。”
“诚然,有藩王反贼以‘清君侧’或是‘陛下无德’之理由兵发京城,但真正目标却是周围反王的地盘。”
“例如第一位造反的蜀王,说是清君侧,但是其目标却是荆州!占据荆州之后,蜀王势力将会横贯西南,足以成为天下第一反王。”
“而荆州亦有反贼,无数股反贼正在厮杀,其他州的反贼势力也是如此。”
王安世一边解释着,一边在地图上标识。
其他大臣看着这幅地图,眼神也是逐渐明了,大概猜测到了王安世想要说什么。
“故此,所有反贼并不是一条心,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我大虞朝廷必定是正统,可从北地六州中大力招揽流民,培育新军,固守京城四州,静待天下反王决出最后赢家。”
“那时诸多反王实力必定大降,且反王治下动乱不休,民心向定,势必会向我京城移动。”
“届时我等以逸待劳,以全盛之态迎击反王,继而剿灭反王,肃清寰宇!”
伴随着王安世的诉说,周围大臣也都窃窃私语起来。
“王大人说的不错啊……”
“这不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是其他反王会给我们机会吗?”
“老夫觉得有可能,十州动乱,反王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一个大一统的声音……”
“我大虞还握有三州及京畿之地,实力最强,只要静待天下反王争出最后胜者,我等再与此反王决一雌雄?”
盏茶时间后,郑毅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数十位大臣齐声道:“臣等附议。”
依旧有其他数十位大臣停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郑毅望向了卢向清,问道:“卢爱卿,你有何想法?”
“陛下……”
卢向清出列道:“王大人此法,确实是老成之法。”
“以逸待劳,静待反王决出最后胜者,朝廷再以出手,如泰山压顶,一举成功。”
“但……此举至少也得十年时间。”
“十年啊……!我大虞百姓,不知道会死多少!”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陛下啊!”
“哈哈哈……”
郑毅突然大笑起来,起身道:“卢卿不愧是国之重臣,与朕想到了一起啊。”
“王卿‘以逸待劳’之策,确实能使得我大虞朝廷获得最大胜率。”
“但……朕不屑取之!”
“大虞百姓,乃朕之子民,朕又怎会任由他们在反王争夺之战中流离失所,乃至丧命?”
“以逸待劳之法,就如同养蛊一般,虽然能杀掉大部分蛊虫,但是最后能剩下的蛊虫绝对是最强的!”
“如此下来,十年之间,我大虞百姓要伤亡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人。”
“朕,绝不会采纳此策!”
郑毅长舒一口气道:“朕打算效仿太祖,以新军为主,主动出击,剿灭京城叛逆,再集结大军南下,横扫江南!”
“圣上英明!”
诸多官员听的热血沸腾齐齐列身,山呼万岁。
“崔夏武、金鹏!”
“末将在!”
二人纷纷列身,恭敬道。
崔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