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可散播出去了?”嬴政又问道。
“请大王放心。”
“消息已经散播出去了,全城百姓皆怒不可遏。”
“民心可用,军心更可用。”李斯立刻说道。
“查一查。”
“为何会有兵刃带入殿内。”
“所有涉事的,处置了。”
嬴政冷冷对着李斯道。
这一次出了这么大的事。
自然是不能如此轻易的定下,对于那些牵扯其中的自然也不可能姑息。
哪怕他们是无意,也必然会遭受重惩。
毕竟因为他们的疏忽差一点就让嬴政丧命了。
这些是禁卫军之责,他们避不开。
“臣明白。”李斯恭敬领命。
“如若无事,便退下吧。”
嬴政一摆手。
他还想趁着这时间与自己儿子好好说说话。
刚刚经历劫后余生,嬴政此刻也是有些心神恍惚,除了赵封以外,嬴政根本谁都不相信。
“上将军。”
李斯则是将目光投向了赵封。
“廷尉何事?”赵封微微一笑。
对于李斯。
他只是同朝为臣,并没有深交。
而且因为韩非的关系,对于这李斯,赵封也是有些敬而远之。
毕竟他曾经的手段太不光彩了。
为了一己私心要将曾经的挚友与同窗置于死地。
与这种人深交,指不定什么时候被他坑了。
“不知李由可还好?”
“这近一年多时间,吾都未曾收到他的消息了。”李斯有些挂念的说道。
对于这个唯一的儿子,李斯自然是非常的关心的。
“他不错。”
“如今已经在军中立足。”
赵封平静的回道。
也没有刻意去增添什么话。
毕竟李由说到底不是凭借军功升上去的,想要彻底立足,得麾下主营将士信服,那还很远。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有劳上将军照拂了。”
李斯躬身对着赵封一拜。
随后又对着嬴政一拜:“臣告退。”
待得他离开了章台宫大殿。
“对于李斯,你有何看法?”
嬴政缓缓开口问道。
“能力突出,性格孤僻,为人自私,可同殿为臣,不可深交。”赵封不假思索的说道。
听到赵封一连说出了这五句。
嬴政也是有些讶异:“你怎会如此了解李斯?”
“呵呵。”赵封笑了笑,然后道:“天赋异禀。”
对于赵封这随意的样子,嬴政也没有任何的责怪,目光看着殿外,也是带着几分深思的说道:“李斯啊!”
“为人本质不提。”
“但他是一个好臣子。”
“当初如若不是李斯,孤也很难将朝堂局面控制,而且,他的能力的确是非常突出。”
“喜权柄,喜名声,但却忠于孤。”
“也恰恰是忠,无论他想要什么,孤都可以满足。”
“哪怕让李由去军中担任一方主将,毕竟这么多年,这是李斯第一次开口请求孤,孤不可能拒绝。”
“你能明白吧?”
嬴政带着几分期待的看着赵封道。
这些心里话。
嬴政从未对其他人说过,除了赵封。
“臣自然能明白。”
“要不然,这李由在军中待不了一个月。”赵封淡淡一笑。
对于秦王安排李由的目的,一则是监视,避免整个武安大营彻底沦为自己的一言堂,二则是让李斯更加为他卖命。
这是赵封所想的。
只不过。
赵封还是想错了。
第二点让李斯为大秦继续卖命的确是有这个原因。
但第一个监视则是不存在。
嬴政根本就没有想过。
当然。
哪怕是真正的监视,那也无用。
赵封在武安大营的声望可不是一个主将还有一些副将能够影响到的。只要赵封想。
只要赵封一句话,这三十万大军都将为他卖命,他赵封就是军中的军魂。
听到赵封的话后。
嬴政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欣慰:“孤就知道你能明白。”
随后。
嬴政从御案上拿起了一封奏疏,对着赵封一递:“看看这一封奏折吧。”
赵封接过来。
一看。
“有关于魏国降卒的处置吗?”
赵封只是扫了一眼,立刻了然。
“你有什么看法?”嬴政问道。
“这要看大王要如何处置了,是以雷霆手段,还是采取温和手段。”赵封合上奏折,回答道。
“魏国已无,如若在不影响我大秦国力下,自然可采取温和手段。”嬴政立刻回道。
“如若用温和手段,那可以采取刑徒军之法的民间版。”赵封一笑。
“刑徒军之法还能在民间沿用?”嬴政略带诧异。
“刑徒军之所以卖力为大秦效力,便是因为大秦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无需永世为奴,拥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