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三辆自行车,欢快地朝梨花镇上最大的饭馆去,姜爱华抱着月华一马当先地走在前头,半点也没有第一次下馆子的忐忑不安,走进去就问服务员:“有位子坐吗?”
服务员走过来招待他们:“几位?”一边数了一下:“五位吗?”
姜爱华道:“对,找个安静点的桌子吧。”
服务员道:“那到包厢里吧,客厅比较吵。”
罗家珍听到包厢两个字,缩了一下,小声道:“包厢会不会贵点?”
姜爱华道:“不会的,一样的,走吧。”
一家人坐进了包厢里,服务员很快就端着茶水跟菜单进来了:“吃点什么?”
姜爱华下巴朝姜丽华示意了一下:“不是说要吃肉?”
姜丽华把菜单接了过来,一看烧鸭要15块钱一份,排骨要12块钱一份,登时不敢点了,这也太贵了,她把菜单扔给姜爱华:“姐,你来点吧,我,我都可以的。”
服务员看了看他们一家,一眼就明白了这个家是这位大姐做主的,于是热情地朝她推荐本店的特色菜:“我们的烧腊做得好,叉烧跟烧鸭,烧鹅都好吃,要不要来一碟?”
姜爱华道:“来半只烧鸭吧,大鸭腿跟鸭翅根不要切开,留给我妹妹吃。”
服务员马上在单子上写上烧鸭半只。
姜爱华道:“还有什么特色菜吗?”
服务员道:“还有芋头蒸排骨,酿茄子,盐焗鸡,水煮鱼都不错……”
最后,姜爱华再加了一碟芋头蒸排骨,一条红烧鱼,还有一碟炒三鲜,再叫了一份肉丸子滚菌菇汤,这才叫服务员下去了。
罗家珍大气不敢出:“爱华,会不会太贵了?”
姜爱华道:“这是我们家第一次下馆子,又不是天天吃,贵也就这一回。”
罗家珍想了想,咬牙不去想菜的价格,也对,这是全家人第一次下馆子,何必要心疼钱?不如吃个痛快。
姜爱华摸了摸月华的小脸,笑眯眯道:“以后大姐争取每个月都带你们来下一次馆子,好不好?”
罗家珍眼前一黑,月华小朋友已经大声道:“好!”有肉吃之后,小不点现在更圆了。
菜很快就上来了,姜爱华直接把大鸭腿夹给了月华,翅根夹给了丽华,她就夹了块鸭脖吃了起来。
姜丽华眼睛都红了,立刻给姜爱华夹了块厚厚的鸭胸肉:“姐,你吃肉,不要啃脖子,脖子没肉……”
姜爱华:……
她喜欢吃鸭脖,这是在后世养成的习惯,鸭脖是她几乎不离嘴的零食,这个年代的鸭脖完全没有科技跟狠活,香得很,她更爱吃,但姜丽华他们好像误会了,争着抢着给她夹鸭肉。
她叹了口气:“肉多着呢,大家都有,不用给我夹。”
这一顿饭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每个人都吃得非常尽兴,桌上除了炒三鲜是素菜,其他的全是肉菜,比他们过年吃得还丰盛,再也不需要父母让孩子吃肉而自己吃不上了。吃到最后大家都有点撑了,月华吃了整整一只鸭腿,还吃了两块排骨,喝了半碗汤,还要吃丸子的时候被姜爱华阻止了,摸着她滚圆的小肚皮警告:“不许吃了,再吃要吐了。”
剩下的菜里竟然还有肉,最后都让姜成才包圆了。
姜爱华中途的时候借着上厕所的借口把单买了,虽然姜成才说这顿他来付钱,但姜爱华知道他节俭的个性一下子扭不过来,真付了钱可能要心痛,她就不一样了,四菜一汤才花了九十三块,简直是良心价了。
回家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他们家终于下馆子了,跟别人聊起来也终于可以讨论饭店里哪个菜做得好吃了。
这仅仅是一顿饭,但这又不只是一顿饭,这是一种经历,更是姜成才跟罗家珍慢慢积累起来的底气,仿佛下过馆子就一下缩短了与别人的距离,自家的底气又足了几分。
姜爱华是完全没想到这顿饭会产生这么深刻的影响的。
她最初的目的只是哄好受委屈的姜丽华而已,但吃完这顿饭后,她意外地发现家里的气氛更和睦了,罗家珍在补衣服的时候甚至说,下次去的时候要尝一尝那红通通的叉烧是不是真的有闻起来那么香。
怪了,只一顿饭而已,如果家里人真的这么爱下馆子的话,以后一个月去一回也不是什么难事。
晚上姜丽华又挤过来跟姜爱华睡觉:“姐,我要跟你一起睡。”
姜爱华二月的时候就给姜丽华打了一个写作业的桌子,上面还设计了三层的书架让她放书本,还给她买了一个台灯免得看书看坏了眼睛,姜丽华已经好久没跟她一起睡了。
她一边铺床一边道:“怎么又要过来睡?又不敢一个人睡了?”
姜丽华抱着枕头:“不是,就是想跟你睡。”
那就一起睡吧,把月华抱到里面,她睡中间,让姜丽华睡在外面。
姜丽华躺下后就紧紧地抱住她的手,姜爱华感觉到她的情绪有些激动,似乎是有话要跟她说。
她静静地等着她开口。
姜丽华哽咽道:“姐,今天如果不是你来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姜爱华道:“如果我没有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