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回去就跟老板说了这件事,粮油店的老板果然非常感兴趣,他家的老婆也买过好几回回味的鸡蛋,此时姜爱华愿意授权给他卖,他求之不得。
他的粮油行也是宁安县最大的粮油行,平时过来买米面鸡蛋的人可不少,如果他真的能拿到回味的授权,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姜爱华要求他安排人上门收鸡蛋:“我家里人手不够,而且离宁安县城太远,送鸡蛋不方便,这个需要你想办法解决。”
粮油行的郑老板手一挥:“我包个车,每个月四次去你们村收货就行,钱的话直接银行转账给你,一个月结一次。”
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最后两人谈定鸡蛋一块八一斤收购,合同一年一签,回味独家授权给粮油行售卖。
不用送货上门还涨了三毛钱,这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
姜爱华回到家把证件带上,第二天又去了一趟县城,去做了授权书的公证,而且还放大了一份盖工商局公章的复印件,裱成一个相框挂在粮油行的墙壁上。
郑老板高兴得咧开了嘴笑。
李老板那边听到消息的时候姜爱华合同也签了,授权书也做了,气得在办公室里转了一个小时。
特意等到晚上给远在南方的骆川打电话:“卖鸡蛋那个小姑娘也太心急了,气死我了……”
骆川满身的疲惫,正抽着烟解乏,闻言不禁轻笑:“她怎么了?”
李老板把事情说了一遍:“就算我的合同过分了点,她怎么一点反应的时间也不留给我?怎么能转眼就授权给别人了?这谈判谈判,哪有一次就谈成的?”
骆川疲惫的眼里闪过一丝不自觉的宠溺:“我跟你说过她厉害得很吧,谁叫你欺负人家没文化?”
李老板没好气道:“她还没文化?她一口一个商标把我顶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太泼辣了,也太心急了,这么匆忙地把授权给了郑石杨,她就不怕那是个更深的坑?”
骆川笑道:“郑老板那里有她的好姐妹在上班,而且人家知道她姐妹有这层关系后问过好几回能不能放他店里卖了,只是给我面子才没开口问罢了,现在我不在,送上门的饭他哪有不吃的道理?”
李老板啧啧称赞:“厉害得很哪这小姑娘,你跑那么远,不怕被人捷足先登了?”
骆川哼道:“我怕什么?她这样泼辣的性子,又岂是一般人受得了的……等我在这边的事儿完了,我会很快回去的……”
挂断电话后,他躺在床上发呆,眼神落在电话上,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给她打电话。
就怕听到她的声音,她问他什么时候回去,他真的会忍不住抛下这里的一切,直接回去了。
但还不行,还不够。
姜爱华,你千万要等我一等。
重新解决了鸡蛋的销路,姜爱华总算是松了口气,接下来的时间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养鸡场上面。
新年一过,三月很快就来临,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养鸡场里后来养的那三百五十只小母鸡也开始陆续生蛋了,姜爱华从原来每天最多捡十多斤鸡蛋,变成每天能捡四十几斤。
产量暴涨的同时意味着收入也暴涨,三月底她收到了郑老板转来的2150块钱,月收入正式突破两千。
加上姜成才夫妻的工资,到三月底的时候,家里的存款第一次超过了三千块钱,姜成才跟罗家珍立刻就要把建房子欠的钱还完,但姜爱华急急地阻止了。
虽说无债一身轻,但家里接下来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总不能为了这么一点债又掏空口袋吧?
她打算一个月还五六百,不到半年也就能把这三千多块钱还完了。
反正这个年代建房子欠钱欠上几年的人也比比皆是,她一点点地还,一点毛病也没有。
姜成才跟罗家珍不理解:“家里明明有钱,为什么不一口气还清呢?背着债让人心里不安生。”
姜爱华道:“这债又不用付利息,我们每个月准时还几百,老板不会有意见的。”
夫妻两个都知道姜爱华心里有主意有规划,只是他们的观念一时这间转不过来,有点钱就想赶紧把欠款还了。
姜爱华道:“不能为了还这么一点点的债影响了我们家的生活质量啊,家里接下来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了去了,春耕快开始了,家里的八亩地要请人种,小斜坡上的玉米也要先种起来,养鸡场里没棵大树,也没个遮阴的地方,今年还要多养500只鸡,足足多一倍的数量,不把环境搞好,犯了病很可能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为了不让母鸡热坏,得抓紧时间移植一些竹子还有别的树进去……”说的每一件事都要花钱。
罗家珍叹了口气:“还以为把欠款还完,摩托车也能提早几个月买呢。”
姜爱华鼓励她:“无论如何,今年年底前,一定会买上的。”她想了想,加了一句:“我尽量争取在入冬前买上,不让你们冬天这么辛苦地来回。”
姜成才跟罗家珍很快就接受了姜爱华的提议,毕竟现在家是女儿在当,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家里是什么光景,现在又是什么光景?就算摩托车一时买不起,但家里的情况还是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