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满脸堆笑,言辞恳切地说道:“王将军,久仰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实乃幸事。我们身负陛下的重要诏令,事态紧急。同时,这是崔家的信物,还望将军明鉴。”
说着,林正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崔家的信物,双手递向王成。
王成面色平静,伸手接过信物,仔细端详起来。
他心中十分清楚,这信物确凿无疑,证明眼前两人确实与崔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当年,崔家对他有过提携之恩,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
然而,时过境迁,在他心中,太子李承乾展现出的雄才大略让他认定,追随太子才是实现抱负的正确选择。
但此刻,他并未将内心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而是不动声色地说道:“两位御史,里面请。”
众人鱼贯进入营帐,分宾主落座后,营帐内的气氛略显凝重。
林正深知时间紧迫,简单的讲述了下情况后,便开门见山地说道:“王将军,事不宜迟。如今太子在辽东抗旨不遵,陛下龙颜大怒,已下旨令太子即刻退兵。”
“我们急需你召集名单上的其他几位将领,一同商议如何迅速而稳妥地执行陛下的诏令。”
王成听闻,眉头微微皱起,面露难色地说道:“两位御史,军中向来规矩森严,各项行动都需谨慎行事。”
“如此大张旗鼓地召集将领,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一旦消息走漏,恐会滋生诸多变故,影响大局啊。”
林正心中焦急万分,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身,言辞愈发恳切:“王将军,陛下的诏令如同雷霆万钧,十万火急,容不得有丝毫耽搁。”
“如今太子在辽东公然违抗圣命,已然犯下不可饶恕之大错。”“你若能在此时协助我们顺利成事,那绝对是大功一件,日后魏王必定会对你另眼相看,重重有赏。”
“而且,名单上的这几位将领,皆是与你我志同道合、信得过的人,你又何必担忧消息走漏呢?”
周显也在一旁赶忙附和道:“是啊,王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王将军不妨仔细想想,若能借此难得的机会,向陛下和魏王表明王将军坚定不移的忠心,那王将军的前途必将不可限量啊。况且,崔家对王将军的恩情深厚,此次王将军若能相助,崔家也定会铭记王将军的功劳,日后必定不会亏待王将军。”
王成心中暗自思索,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他深知太子的宏图大志以及在军中的威望,更加坚定了追随太子的决心。
于是,假装面露犹豫之色,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两位御史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我需谨慎行事。”
“这样吧,我先派遣心腹之人,去悄悄联络其他几位将领,让他们避开耳目,暗中前来。”
林正和周显听闻王成此言,心中大喜,以为王成已然答应相助。
林正赶忙说道:“好,那就有劳王将军了。此事刻不容缓,务必尽快安排,我们在此静心等候。”
王成拱手作揖,一脸诚恳地说道:“两位大人稍安勿躁,此事我定会妥善安排,这就去着手办理。”
说完,王成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营帐。
然而,王成刚一出营帐,脸上的犹豫之色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坚毅。
而后对旁边的副将吩咐道:“让人看住他们,不得随意外出走动。”
副将连忙回道:“遵命。”
王成并没有按照林正和周显的要求去联络其他将领,而是立刻返回自己的营帐,迅速秘密修书一封。
在信中,他将林正和周显的来意,以及他们携带陛下诏书要求退兵之事,详细且条理清晰地汇报给了苏定方将军。
写完信后,他找来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士兵,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叮嘱道:“你务必骑上最快的马,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信送到苏定方将军手中。”
“途中不可有丝毫懈怠,更不能让任何人知晓此事,这关乎到整个战局的成败,绝不容有失!”
心腹士兵领命后,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立刻飞身上马,扬起一阵尘土,朝着苏定方的营帐疾驰而去。
而此刻,营帐内的林正和周显,还满心期待着王成顺利召集将领,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计划即将成功的喜悦之中。
——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苏定方的营帐。
苏定方正坐在营帐内,借着烛光仔细研究着军事地图,地图上用各种标记详细标注着双方的兵力部署和战略要点。
听到这个消息后,苏定方微微皱眉,手中的毛笔停在了半空,思索片刻后说道:“这两人身为御史,竟敢私自将诏书传至前线,意图扰乱军心,实在可恶。”
“但他们毕竟是朝廷御史,不可轻易动他们。”
一旁的薛仁贵一脸气愤地说道:“将军,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吗?这要是让他们得逞,前线战事可就全毁了。”
薛仁贵的脸上满是焦急之色,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
毕竟这可是陛下的诏书。
苏定方站起身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