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星期一,夏津县最高气温12度,最低气温2度,天气持续多云,阵风风速最高8公里每小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北方一般都是11月15日开始送暖。
我们的老小区改造工程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快半年了,至于我们最关心的暖气问题,更是一波三折。
先是让我们住户自行改造室内的暖气管道,要变成每户一进一出一个循环,改变以往每一单元每五户一个大循环的结构。
那问题就来了,改造用什么材料,预算花多钱,找什么人干活最放心,我们南北家属院因此还成立了一个群,结果在每家每户的暖气管道改造完毕后被解散了。
以前都是学校按照县里的统一收费标准每平方收19元,烧天然气供暖,因为种种原因,每年的暖气供应经常出现停烧或不暖和的现象,所以趁着县里这次老校区改造希望有所改善。后来听说一个好消息:县里批准下来给我们打一个地热井!
这好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令人惊喜的是终于我们也可以暖暖和和过个冬天了。紧等慢等的热井也没了动静,一直到11月15日开始供暖,我们才知道还是原来的模式,学校拿着我们交的取暖费去县里买天然气。
这不,11月15日下午四五点钟,我们北院的暖气片终于有了温度,暖暖的。可是南院的暖气管却出现了施工错误:施工人员竟然把进水和回水管道接反了。你说是不是有些可笑!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竟然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错了就改吧!
于是从11月16日起,暖气片就再没有了暖暖的温度,手一摸冰冷!一问正在重新接管道,直到今天18号还没有完工呢!
这送暖工程真让人揪心啊!
今天天气明显比昨天冷了。我和老公出去骑行时,看到长势最好的小麦苗似乎都被主人轧了一遍。老公告诉我:“如果麦苗长得太快,种子本身的营养就会消耗太多,等过年后不利于小麦的生长,甚至会影响产量。”
“好有道理啊!这就像小孩子一样,长得过快有可能营养跟不上。劳动人民多么有智慧啊!”我喃喃道。
老公说:“还有这供暖问题,送暖送暖,不冷就行。这天气不烧室内也冷不到哪里去。”
“是啊,你说的有道理。反正咱家里没有小孩子,室内外温差小不容易感冒,也挺好的。”我笑着说道,“在八九十年代的冬天里,我家里的洗脸盆里从来不敢存水,因为一定会上冻,第二天还得费劲地烧热水烫开,多浪费煤球啊!再说,水管也经常被冻住,所以前一天晚上一定多烧一壶开水,准备第二天烫水管。现在住楼房了,密封性能好,实在是比以前条件好太多了。”
“是啊。我们那时候都是在室内烧煤球炉子取暖做饭的。”老公悠悠的说。
我俩一边骑行一边聊天,看着初冬时节的风景,倒也是很惬意。
想着想着我也就释怀了,有暖气总比没有的好!管道总会安好的吧,我相信这是一定的。
上午木匠梁师傅夫妻俩又来了一趟把柜子的门都安装好了。如果把门也安好了,我们就可以把墙刷白了,挺好的。
一切都在继续进行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