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其他类型 >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 第114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114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1 / 3)

第114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村里人都相信李响的手艺。

因为李响这个人,做那么多东西发网上,大鼓、簪子之类的,做得多好,怎么看都是心灵手巧,剪的不会差哪里去。

很快,全村人就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不仅老人们过来排队,还有一些小朋友也在大人的带领下过来了。

奶奶辈和一些大妈大婶也来了,因为年纪大了,洗头不方便,还是短发容易打理。

“谢谢大家的厚爱,大家不介意我开个直播吧?”李响一边准备剪头发的用具,一边说道。

大家就纷纷回应:“不介意不介意。”

“你爱咋直播就咋直播。”

“直播好啊,人气旺了,以后再帮我们卖土特产。”

有人就好奇:“这也能直播?有人看吗?”

“哎呀,管他呢,又不关我们的事,我们能享受一下免费的理发服务就很好啦!”

当然,也有些老人会比较拘谨,不愿意出镜,就说道:“响伢啊,等到我的时候,镜头别对着我的脸。”

李响当然满足,说道:“没问题,到时候对着后脑勺就行。”

这样一说,大家最后的一点顾虑也去了。

还有些老人,身体稍微好些的,主动来帮忙打下手。那啥,李响可是为大家免费服务,哪能让他一个人忙活呢,他一个人哪忙得过来?

今天是大晴天,又将近年关,气温还是比较暖和的。

奶奶坐在人群中,和排队的村民们聊天,不时笑呵呵地看向自己的孙儿,心里头满怀宽慰。心说家里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李响回来的这几个月,比之前十几年加起来的热闹次数都多。

李响在大门口摆好了椅子,一张小桌子上则摆着买回来的理发器具,其实也没买什么,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电推子,一把长的平剪,一把长的牙剪,一把塑料梳子,一把剃刀,一块黄色的去发海绵,一块蓝色的围布。加起来不超过300块钱。

电吹风直接用的家里的。

他从家里拉了一根长线插座出来,摆在了桌子上。

而桌子不远处,则放了一个炉子,上面烧着热水,边上还有一个大桶,里面装着冷水,此外还有一高一矮两张凳子,这是用来洗头的,还有盆、毛巾、洗发水等,都是共用。

大家都是村里人,知根知底的,又没有传染病,还讲究啥啊。

有两位热心的老人就专门在那里负责烧水,并提前给即将要理发的人洗头。

第一个来尝试的是李响的一个祖父辈,李响的曾祖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李响的祖父排行第二,这位老人家排行第四,所以李响喊他“四爷爷”。有些地方会喊“阿公”、“老爷”、“姥爷”、“爹爹”等等,都是祖父辈的方言称呼。即便是川省内部,各地的称呼也都不一样。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川省应该是差异最大的省之一,因为当年的湖广填川,来自各省的移民众多。实际上并非只有湖广,还涉及其他十几个省份,只是相对来说人数少一些而已。

而川省的地理地貌差距也很大,高原、盆地、草原、冰川……有“川省千面”之说。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会衍生出不同的文化风俗。

至于奶奶,也有各种称呼。李响家这边是喊“婆婆”。当然,叫奶奶也没问题,毕竟时代不同了,普通话哪里都通用的。

之前住李响家的“三婆”,就是李响“三爷爷”的老婆。那个三爷爷是李响爷爷的堂兄弟,在他们那一脉排行第三,所以叫“三爷爷”和“三婆”。

堂三爷爷那一支比较惨,儿子夭折,三个女儿外嫁,现在村里就剩下三婆孤零零一个。今天三婆也来了。她想剪个短发,因为长发不好打理。老年人冬天洗头太麻烦。

同样带“三”的还有好几个,因为不是同一支的。农村里因为亲戚多,所以比较复杂。

比如李响之前叫那个李金堂“三伯”,仅仅是因为“金玉满堂”三兄弟,李金玉、李金满、李金堂,李金堂在他们那一支排行第三。

并不是亲三伯,李响的父亲同辈的有数十个,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多不胜数。因为太多了,关系有远近,很多现在都不“人情往来”了。

每家都“走”的话,一年都得好多份子钱,吃不消。

李玉成是李响“四爷爷”家的孩子,这个“四爷爷”是亲四爷,因为是李响祖父的亲弟弟。

虽然“四爷爷”比李响祖父小几岁,但结婚生子反而早一些,所以李玉成比他父亲还要大。

没办法,结婚这种事,除了媒妁之言,还是要看自身嘴甜不甜,会不会哄女孩子的。

李响的祖父性子木讷,在几个兄弟中混得最差,结婚也相对较晚。李响小时候曾听奶奶和爷爷打趣,说爷爷是个没用的东西,以前“三婆”刚来的时候,本来是给李响爷爷安排的,结果三婆反而看上了李响爷爷的堂兄弟。

因为李响爷爷和那个堂兄弟关系很好,相亲的时候就在边上陪同,谁知道人家两个就看对眼了。没处说理去。

那时候爷爷就笑,说是要是那次成了,就

最新小说: 若悔替嫁时 刚偷渡到神界,就被逼和圣女洞房 予安 送十二个少主回家 穿到反派少年时 半神之殇 诸天文明记 论仙门卧底的自我修养 京夜回信 她好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