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其他类型 > 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 第139章 林十三宣府立五功,嘉靖帝三赏施隆恩(五千字章)

第139章 林十三宣府立五功,嘉靖帝三赏施隆恩(五千字章)(1 / 4)

第139章 林十三宣府立五功,嘉靖帝三赏施隆恩五千字章

半个时辰后,林十三跪倒在嘉靖帝面前。

林十三从袖中掏出阎浩的第二份供词,交给了吕芳。吕芳转递给嘉靖帝。

嘉靖帝看后问:“沈炼临死前有什么遗言嘛?”

林十三回答:“他说了八个字的遗言——天地正气,圣上万岁。”

林十三的话一半儿真一半儿假。“圣上万岁”是他添上去的。

青纱帐内的嘉靖帝面露惋惜的表情。片刻后他开了金口:“林十三,此番你去宣府办差很得力。”

“你灭邪道、除胡虏、增内帑,且为沈炼拿到了来日洗冤的证据。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林十三跪地叩首:“臣斗胆,想向宫里讨一份差事。”

嘉靖帝问:“哦?什么差事?”

林十三答:“内官监负责皇宫冰窖及藏冰事。臣听闻皇宫每夏用冰六万大方。臣家里是开冰窖的。能够供应宫内六千大方的用冰。”

“望皇爷开恩,将皇宫夏冰供应的一成交给臣家里做。”

林十三在跟嘉靖帝要钱。

他进大殿前心里盘算过。皇宫夏冰一直是内官监的人在管,里面的油水很大。他只要一成无伤大雅,宫里的内宦不会嫉恨他。

话说回来,一成六千大方已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林家靠供应六千大方冰,每年能赚六千两银子。

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只要他林十三不失势,那便是长做长有。

有了这一桩生意,林家将成为京城第一冰商。且有了一条源源不断的财源。

有欲者可控,无欲者不可控。林十三明晃晃跟嘉靖帝要钱,嘉靖帝不仅不怒反而很高兴。

嘉靖帝道:“嗯。你这人既贪心又不贪心。吕芳,跟内官监说一声,林十三所说照准。”

林十三“贪心”,他明晃晃的跟嘉靖帝索要赚钱的生意。

林十三“不贪心”,他只要整桩生意的一成。

林十三叩首:“臣,叩谢皇恩!”

嘉靖帝道:“告诉朕,宣府的情形如何?”

林十三如实陈奏,将在宣府的所见所闻一一说给嘉靖帝听。整整讲了两刻。

最后,林十三补了一句:“皇爷让臣去宣府是为捉虫。但宣府真正的蠹虫既不是那只短翅灶蟋,也不是妖人阎浩。”

嘉靖帝问:“哦?那是谁?”

林十三咬了咬牙,说出了心中真实所想:“宣府真正的蠹虫是总督杨顺。”

说完这句话林十三就后悔了。封疆大吏的是非,岂容一个小小百户在皇帝陛下面前多嘴多舌?

林十三却没想到,他的话说到了嘉靖帝的心坎上。

嘉靖帝一直在搞朝堂平衡之术。

如今宣大、浙直两个实权总督全归了严党,他本就不放心。

浙直还好说。胡宗宪是个能臣,他掌东南后,东南形势趋于平稳。嘉靖帝对他很满意。

宣大的杨顺却是个庸臣。除了捞钱没有别的本事。应州之败,罪全在他。

嘉靖帝早就对杨顺心生不满。欲将宣大兵权从严党手中收夺。

青纱帐内的嘉靖帝笑道:“吕芳,你这外甥真是胆大包天。小小一个六品百户,敢在朕面前参宣大总督。”

林十三叩首:“臣万死上奏。沈炼参杨顺之言,句句属实。”

本来嘉靖帝还没下定决心撤换杨顺。只是想让王崇古、张四维去宣大给他掺沙子。

林十三的话帮嘉靖帝下定了决心。

嘉靖帝收敛笑容:“吕芳,支会严嵩一声。杨顺久戍北边,劳苦功高。着即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衔。”

“内阁拟了旨,司礼监立即批红。”

“至于宣大总督的人选.裕王前几日上奏疏,跟朕举荐辽东巡抚王之诰。”

“就让王之诰升任宣大总督吧。。”

王之诰虽是裕王举荐,却不是徐党的人。

此人是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在地方上从知县干起,历任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河南按察司佥事。

嘉靖三十二年他镇压河南民变有功,升河南按察司参议兼任兵备副使。三年前又破格升任辽东巡抚。

这人既懂民政,又懂刑名,更懂军事。是不亚于胡宗宪的人才。他治理辽东三年,境内肃然。

且他年富力强,时年不过四十四岁而已。

举荐这样的人才,裕王不怕别人说皇储勾连封疆。他是为国举贤。

王之诰是荆州人;裕王身边的红人,国子监司业张居正亦是荆州人。二人是同乡好友。

王之诰为何能牵上裕王这条线,自然不言而喻。

吕芳道:“皇爷英明。”

嘉靖帝问林十三:“朕听说,你将朕赐你的平安符转赠给了沈炼的遗孤沈襄?”

林十三的汗立马下来了。眼前的皇帝看似深居偏宫,小二十年不上朝,沉迷修仙问道.可他对京城大小事好像都了若指掌。

林十三叩首:“臣罪该万死。臣答应了沈炼,为沈家留下香火。”

“忠良不能绝后!故臣将皇爷赐的平安符转赠沈襄。”

嘉靖帝夸赞道

最新小说: 若悔替嫁时 送十二个少主回家 论仙门卧底的自我修养 京夜回信 半神之殇 穿到反派少年时 刚偷渡到神界,就被逼和圣女洞房 诸天文明记 她好凶残! 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