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其他类型 > 技艺天王 > 第三百五十三节 历史悠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四千字】

第三百五十三节 历史悠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四千字】(2 / 3)

设计师噤若寒蝉。

纷纷埋首构思创意。

“商总裁,创意不局限于玉雕、木雕、铜器是吗?”

又一位设计师前来询问。

“只要是奢侈品,都可以设计,香炉、吊坠、耳环、手表、包包、服装也行。”

商雅随口回答道。

秦淮没有任何异议,商雅如何决定,就是如何决定。

他正在写将烈士纪念碑纳入保护范畴的提案,整整齐齐的楷体罗列在稿纸上,漂亮得不像话。

只有某些时候,两萌娃突然摇他的笔杆,字迹才会歪歪扭扭。

“商总裁,你有没有关注微博上东瀛对‘一朵浪花’的分析啊?”

一位设计师跑过来。

商雅一脸困惑。

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就拿出手机。

查看了一下。

过了没多久,便连连冷笑。

她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商雅气呼呼的将屏幕转到秦淮面前。

秦淮瞥了两眼,面无表情的抬起眼帘,露出一缕不屑。

真是一个不知悔改且不知廉耻的国家。

这通篇看似无懈可击,但在秦淮眼里,却是漏洞百出。

为了针对秦淮,而强行牵强附会。

秦淮接过手机,开始用一指禅打字。

【对于《神奈川冲浪里》,我来科普一下罢:

葛饰北斋本身就是一个中国迷画家。

喜欢《西游记》和《水浒传》。

因为喜欢,故而为这些绘制了大量插图,印成《绘本西游记》、《新编水浒画传》。

在此过程中,葛饰北斋不断吸收古今中国画中的艺术长处,在中国画技法的造诣上,日渐成熟。

创作《神奈川冲浪里》前,葛饰北斋已经学习中国画六十年。

深受中国画影响。

……

至于浪花元素,东瀛认为是葛饰北斋的原创?

呵呵。

南宋四大家之一马远现存有几张浪花图,我们不妨了解了解。

第一张是《云舒浪卷》。

第二张是《黄河逆流》。

第三张是《层波叠浪》。

我将图贴在下面。

自己对比一下,就会发现:

《神奈川冲浪里》的浪花是不是和这三幅画中的浪花一模一样?

无论是浪花的尖端,还是浪花的神韵,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是不是?

葛饰北斋的这幅《神奈川冲浪里》确实在西方闻名遐迩,甚至影响到了梵高。

但葛饰北斋为什么只有这一幅与南宋大家马远作品神似的作品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心里没数吗?

东瀛的逻辑也是搞笑。

只准葛饰北斋在我国的老祖宗身上高仿,不准我这个本国人在自己老祖宗身上找灵感?

……

另外在随便科普两句:

东瀛所洋洋得意的百鬼夜行,其中有极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中华。

譬如八岐大蛇。

它是东瀛最著名的神话妖怪,拥有八头八尾八叉,身上长着青苔和树木,身体巨大,足够填满八座山谷。

东瀛传说中,八岐大蛇的肚子总是像是糜烂了一般,鲜血淋漓,所到之处尽是沼泽,除了吃人,还会带来水患,因此八岐大蛇是代表着河川泛滥的妖怪。

而《山海经》记载,有一种精怪叫做相柳。

相柳是水神共工的部下。

蛇身九头,巨大得能同时在九座山头进食,它不断呕吐毒液形成沼泽,也是水患的象征,后来被大禹砍下一头,这才逃到了东瀛,变成八岐大蛇。

两则传说相似吗?在九座山头上进食、形成沼泽、水患的象征,这几个关键词合在一起,总不会是东瀛原创的罢?

……

再譬如河童。

同样是东瀛较为著名的妖怪。

据东瀛《山岛民谭集》记载,河童形体像青黑色的猕猴,手脚似鸭掌,头顶凹陷处像顶着一个碟。

无论是水中或是陆地上,只要碟子里面的水不干涸,河童就会力大无穷能与人或马角力。

据南宋志怪《幽明录》记载,这种生物叫虫童、水精、水猴子等等,头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则无勇力。

记载何其相似?

基本上未加修改好吗?

而且根据日本传说记载,河童是被一个叫九千坊的头领从我中华家带到东瀛的。

而九千坊其实就是中国的河伯,由于采用活人祭祀,导致在中华混不下去了,于是举族迁往东瀛。

东瀛是原创吗?

类似的妖怪如玉藻前、姑获鸟……这些我就不一一说了,免得东瀛脸疼。

东瀛的文化艺术,大部分都是借鉴我中华,一字不改的占多数,妄加篡改的也不少,改得面目全非的同样很多。

所以……东瀛哪来的勇气诬赖我?】

秦淮悠然的敲打着屏幕,用满腹的学识,引经据典,各类名词的出处,南宋四家的画作,信手拈来。

《山海经》、《幽

最新小说: 女主的死侍娃娃 恶魔的天使女佣 全职法师:沙奈朵真的太可爱啦 许少,演够了没? 道侣黑化我能不断变强 被渣当晚crush来敲门后 十阿哥种田发家日常[清穿] 金玉缠枝 兽世好孕:娇软兔兔被大佬们狂宠 就是不承认[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