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真一庵,隐匿于京都南郊的鸿光山。
真一庵依火山岩洞而建。其左边半里多地处有一碧潭,潭水幽幽。潭之上方,白练悬空,水声轰轰隆隆。
从碧潭里溢出的水顺着一条小溪从庵前经过,然后流向东边的田野。
小溪上静卧着一座古朴雅致的小桥。小桥的一头与马路相连,另一头通向真一庵的庵门。它仿佛是时间与空间的温柔过渡,,连接着尘世的喧嚣与庵内的清宁。小桥下水声潺潺,仿佛是时间在低语,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古庵的故事。
日落西山。
真一庵的主持摒尘──俗名李静娴,曾是赵柔雅幼时的贴身侍女之一,京都沦陷后削发为尼──回到自己的禅房,脱下灰色的海清,换上一身黑色的夜行衣,摘下墙上的长剑系在腰上,然后悄悄地来到真一庵西北角的一间小禅房内,对正在打坐的赵柔雅说道“公主,贫尼去也。”说着,转身出门。
赵柔雅抬起头说道“请等等。”
摒尘停止脚步,问道“公主,还有何吩咐?”
赵柔雅站了起来,说道“静娴,你到皇宫之后千万要防着那个老太婆,她心很毒!”
摒尘说道“以前我曾到皇宫去过几次,她确实是个心毒手辣的老女人,贫尼一直小心从事!”
赵柔雅流着眼泪说道“静娴,听说归沐那丫头在天牢里被他们折磨得已不像个人形儿了!你告诉那个老太婆,只要她能放过萧归沐,她开出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摒尘说道“好!那贫尼去也。”
赵柔雅擦着眼泪说道“辛苦静娴了!”
慈宁宫。
夜色如墨,月华如练,慈宁宫的屋檐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身着夜行黑衣的摒尘,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落在宫墙之上。她虽然人到中年,可她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只有十几岁,矫健有力。她每一次跳跃都精准无误,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年轻时她呆在皇宫整整五年,皇宫她熟。
摒尘踏在慈宁宫的屋檐上,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四周的一切──赵柔雅的提醒让她今晚格外小心。她的心中想着“自己若被抓到是小事,最怕是误了赵柔雅公主托办的事──萧归沐在天牢里已是命在旦夕!”
一队护卫手持火把从慈宁宫门前走过,脚步声整齐有序。摒尘向他们看了看,嘴角勾起一丝微笑。
脚步声渐渐远去。
摒尘身形骤然飞起,如同一只黑蝙蝠落在皮太后床前。剑封着皮太后之喉。
皮太后先是面无人色。她看清是摒尘之后,战战兢兢地问道“你要干什么?”
摒尘说道“来杀了您这位心毒手辣的老巫婆!”
皮太后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她在床上坐了起来,说道“李静娴啊李静娴,你每次来都说要杀掉了哀家,可是次次来都是说说而已!”
摒尘说道“今晚不同,说不定真要杀掉您!”
皮太后说道“告诉哀家吧,你今晚来的目的是什么呢?”
摒尘说道“放了萧归沐!”
皮太后激动地说道“这个不成……”摒尘的剑尖已指向她的咽喉。
摒尘问道“太后,开出条件吧?”
皮太后说道“静娴,你回去问问赵柔雅。她愿意不愿意替她女儿去死呢?”
摒尘问道“没有商量余地?”
皮太后说道“就算哀家死在你的手里也是这个条件!不是为哀家,而是为了南汉皇家的颜面!”
摒尘把剑挂在皮太后肩头上问道“如果柔雅公主自杀了,您却没有兑现诺言怎办呢?”
皮太后说道“你静娴随时来取哀家首级!”
摒尘收回宝剑,说道“希望您说到做到!”说完,双脚一蹬,早就隐没在夜色里。
皮太后看着从窗口飞出的身影,心里骂道“静娴,你太嚣张跋扈啦!赵柔雅死后我再想方法收拾你!”
这一日又是旬假。
早饭后,顾玉生既不向哥哥打招呼,也不同嫂子戚琼琼说一下,一个人悄悄地牵出自己的马,出了门。
他骑在马上漫无目的地走在街面上,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这段时间魏王府的门自己进不了,杨文华又到荆南巡查去了,今天我到哪里消磨这一天呢!南效的万树林好久不去了,不若自己便到万树林看看山花,散散心也好!”想毕,便拍马向南城门而去。
南城门外的万树林是风光优美的原始森林,古时是骑马踏青的热门地点。不信?可有“正阳门外跑马儿”的民谣作证呢。
顾玉生出了南城门。他在城墙脚下的一个小摊前下了马。小摊是卖熟食的。
顾玉生奔着马走了过去,喊道“伙计,打包!两个烧饼、三个烧鹅头。一壶老酒!”
“好勒!”
片刻,一位紫衣姑娘提着“包”走了出来,默默地把“包”装在顾玉坐马背上褡莲袋里。
顾玉生掏出碎银,问道“多少银子呢?”
紫衣姑娘说“不要银子,只要告知镇南将军被斩准确日子。”
顾玉生转头一看,骂道“你这个死丫头!”紫衣姑娘是紫玫瑰。
萧归沐在刑部大牢里被各种酷刑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