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官邸后院。
杨宪、宋濂、方孝孺等浙东党主要人员齐聚。
此时茶水已经添了三回,可却迟迟不见朱柏出来,这令众人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方孝孺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连恭房都去了两轮。
他斜着身子,压低声音对杨宪说道:“希武兄,我们已经等候多时了,这……”
杨宪面不改色:“继续等。”
“是,是。”
方孝孺讨了个没趣,只得咬牙继续死等。
他就不信了,今天他们来了这么多人,莫非还当真等不到与十二皇子见上一面了不成?
杨宪暗叹了口气。
虽然面上仍然保持着镇定,但实际上他也是心急如焚。
这次的科举主考官位置,他们浙东党势在必得。
只有成为了主考官,他们才能在本次的科举考试之中有资格遴选人才。
而被选中的才子,那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他们门下学生了。
这样一来,浙东党才会不断壮大,继而在朝廷之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然而,就是在这紧要关头,外面却是骤然多出来了一些对他们不妙的风言风语,令杨宪等浙东党成员们寝食难安。
所以也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杨宪深知十二皇子目光长远,谋略出众,所以很是希望他能就本次的科举考试,给些些许的指点。
事实上,杨宪等人贸然来访,并非偶然。
除开杨宪之外,不论是宋濂还是方孝孺,甚至是刘伯温,他们在遇到无法抉择的问题时,都更倾向于向十二皇子寻求帮助。
久而久之,偌大浙东党的高层,基本都成为了十二皇子的门下常客。
说来倒也奇怪,起先这群人造访,不论大小事情,只要不涉及根本原则,大多都能够得到十二皇子的点拨。
但是今天,事情却是有些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十二皇子非但不愿现身,甚至连府上仆役对他们的态度,都稍显怠慢。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最是性急的方孝孺终是坐不住了:“希武兄,我……我有些等不下去了。”
杨宪睁开眼:“希直兄,行百里者半九十。”
“我……”
“我知道你心如火焚。但既然我们都已经耗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再多等等,也是无碍的。”
如老僧入定般的宋濂,此时也插了句嘴:“安心坐下吧,希直。你这心性怎么还跟孩童一般?”
“我只是担心咱们苦等无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杨宪摇了摇头:“希直兄,此言差矣。十二皇子的才能,你又不是不知道。”
“只要我们一直等下去,终究是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杨宪看了方孝孺一眼:“当然是等到十二皇子愿意见我们为止。”
“这……唉!”
方孝孺长叹一声,只觉得自已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根本有劲无处使,太被动了!
但是很显然,跟十二皇子多次打过交道的杨宪、宋濂,则表现得完全不一样。
方孝孺只得强压下心头的焦虑,索性闭了眼,在心里默诵儒家经典,不再吭声。
他如何不知十二皇子谋略过人?
说句难听的,偌大浙东党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势力,好几次的关键时期,都是得了十二皇子提点的。
若是没有十二皇子,浙东党根本就不可能有如今的规模。
不说别的,单单是杨宪能够晋升为中书参知政事,这其中就有十二皇子的点拨。
至于宋濂、方孝孺、苏伯衡、胡翰等浙东党的核心成员,更是在关键时刻受到了莫大帮助。
能成为浙东党的成员,没有谁的脑子不好使,个顶个的才华横溢。
可即便如此,他们却始终想不明白,自已分明也是汗牛充栋、饱读诗书之人啊,为什么跟十二皇子一比,却显得那么的愚不可及呢?
遂,众人对他的尊崇更盛了。
即使十二皇子并非浙东党成员,但他对整个浙东党而言,其影响力之高,绝对不亚于刘伯温、杨宪。
若非十二皇子性情淡泊,并没有在朝廷当中发展党羽的心思。
浙东党,究竟是该姓刘还是姓朱,怕是还得两说。
此时。
朱柏坐在书房里,将刚写好的字条塞进了细竹筒里。
“杨宪、宋濂他们,在后院等多久了?”
侍立身旁的黑冰台铁鹰士回答道:“回禀尊主,已经过去两炷香了。”
“倒是挺有耐性。让他们等着吧!”
说完,朱柏指了指竹筒:“传信给东察合台汗国的桩子,让他们尽快收集资料,挑拨那些王爷间的矛盾。”
“是,尊主。”
铁鹰士将竹筒塞进胸口,如同影子一般消失在了书房里。
朱柏抓起茶盏,抿了一口。
“浙东党的这些家伙,倒是懂得打蛇随棍啊。”
他自言自语道。
黑冰台刚传出的消息,今年的科举考试,将由太子朱标操持。
对于这件事情,朱柏并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