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刘彻起床了。
那睡的叫一个神清气爽。
“这火炕,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霍海笑呵呵:“火炕那都是平常人家用的,陛下您要是给我一千贯,我给皇宫所有宫殿都升级一套恒温地暖。”
“当然了我说的是地暖钱,地板和工时费另算。”
本来现在宫殿里用的也都是木板,是很难安装地暖的,但……那说的是后世的地暖。
现在霍海就算想做,也没本事把铜管做那么薄。
所以正好。
一千贯五铢钱,那就是三千五百千克,足足三点五吨,足够皇宫几个宫殿用了。
刘彻撇头:“你这生意都做到朕这儿来了?”
霍海:“陛下你想啊,您带头烧炭,带头用地暖,那王公贵族们是不是都想用?”
旁边服侍的王内侍,屡次想要说话,最后还是忍住了。
刘彻看着王内侍,笑着:“你有话就说。”
王内侍头放的非常低:“陛下,霍大人,按规矩,陛下您用的东西王公大臣只能降规格使用。”
霍海:“放屁。”
“这种规矩以后得改。”
虽然文景之治以来,僭越几乎是人均都干的事情,但还没有人当着皇帝的面儿喊出要改这套规矩的,刘彻看向了霍海。
霍海:“陛下您想啊,大汉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繁荣?”
“大汉要发展到新奇玩儿,厉害玩意儿,陛下终其一生都没法全试用一遍,甚至越是试用,新的玩意儿越多,那才叫大发展,大汉才叫一个欣欣向荣。”
“这就好像田里面的菜,那上林苑的鹿和羊,陛下一个人是永远吃不完的,陛下吃的再多,都不如新生的多,大汉才叫欣欣向荣。”
“既然陛下连试用都不可能把它们都试用一遍,又怎么限制民间去用呢?”
“难不成民间发明了东西,要等着陛下试用了,才能降规格推行?那岂不是今年发明的东西,一百年后都没排上队?”
刘彻一听点头:“有道理!”
刘彻对什么欣欣向荣没兴趣,刘彻就知道商品种类越多等于商品总数也越多,等于收税越多。
这些产品多到自己用不过来了,等于自己的钱也用不光了。
王内侍傻眼了。
世界什么时候变了吗,真的能有那么多新奇玩意儿连陛下都试用不过来了?
想到要自己行动来打广告做宣传,刘彻仔细的想了一下:“这第一套什么……地暖就用在北宫太子宫好了,太子现在也不在北宫居住,正好让你们破土动工。”
“多久能完成?”
霍海算了一下:“陛下让朝廷的工人配合我的工人一起做,几周。”
“周?”刘彻:“一周八百年,几周?几千年才能做好?”
霍海哈哈乐了:“不是那个周,臣自己用来算时间的一周七天,差不多三周就行。”
反正铜管做的粗,也用不着接太精细,直接烧铜然后用灌浇焊接法,不怎么费时间,唯一的问题是做铜管得先要把钢制工具做出来,钢制工具再怎么也要一两周时间,宽松一点,三周差不多。
刘彻思索了一下:“冬天就快来了,你说三周那就是二十一天,也就是两旬时日,行吧。”
“那这火炕推广呢?”
霍海摆头:“火炕得明年才能推广,要做火炕得用特制的砖头,还有水泥,今年估计只有王公贵族来得及用上,不过明年嘛……他们都得排队搞地暖。”
“推给百姓的话,现在主推带烟囱的火炉。”
砖头刘彻知道,水泥刘彻不懂:“朕给你一道旨意,你自己去监造找人吧,务必要尽快把新式火炉推广出去。”
其实火炉这种东西远古时代就有,但是到了后面反而用的不多了。
主要是锅的原因。
霍海开始挖煤后,就会大规模生产钢铁,虽然比起后世差远了,但大量制造工具应该是没问题。
鼎锅这种还要一些时日才能产生的锅具,还有铁锅这种一千多年后才能诞生的锅具,是时候诞生了。
有鼎锅和铁锅,那大灶台就很适合推广了。
原因很简单,百姓家里真的不大,这一个灶台如果只能取暖,那么很多人大概不接受。
看着刘彻离开,霍海才感叹:“事儿真多,这要推广一件产物,配套的东西都得跟上,忙死我了。”
“项绪,你给太子宫递个条子,就说我按照陛下旨意要给太子宫升级避寒的地暖系统,要缺勤十来天去监视监造干活儿。”
项绪立刻就去写条子去了。
晚上一直住在隔壁的司马相如也被动静弄醒了,穿着衣服走了出来:“陛下都走了?”
霍海打着哈欠:“我要去睡觉去了。”
司马相如:“陛下都要去上朝了,你小子睡回笼觉?”
霍海歪头:“陛下上朝关我什么事儿,我又不是王内侍。”
司马相如:“别睡了,我们赶紧把投入成本给计算了。”
霍海和司马相如蹲在院落里的一块石头前,计算了起来。
霍海:“首先是启动资金,我问过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