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逸站在王府门口,仰头望着那高悬的牌匾心里头五味杂陈。
那恐怖至极的一幕,就像一道深深的伤疤,已经狠狠烙印在他心底,这辈子都甭想抹去了,往后余生,这都得是他头顶悬着的警钟,时刻警示他得在正道上稳稳当当往前走,一步歪路都走不得。
就这么会儿工夫,他感觉自己心境跟翻了天似的,一下子变了个样。
他这才如梦初醒,琢磨出修行的真正滋味儿,修行不是为了练出一身花架子、显摆能耐,是为了能有实打实的本事,护住自己心心念念在乎的一切!
韩逸在那儿直愣愣地站了好一会儿,两旁的侍卫瞧在眼里,大气都不敢出,悄没声儿地派了个人,麻溜地跑去禀报王爷和王妃,就说世子回来了。
过了老半天,韩逸才缓过神,深吸一口气,抬腿迈进王府。
一进王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景致扑面而来,跟一股热乎劲儿直往韩逸心窝里钻。
丫鬟仆人们瞅见世子回来了,纷纷屈膝行礼,脆生生地问安。
韩逸微微一点头,眼里透着股子温和,算是给大伙的回应。
他也不耽搁,脚下生风,直奔王妃住的景阳斋。
一见到母后,韩逸心里头那股子感慨,“哗啦”一下就涌上来了。
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身子微微往前倾,嗓子眼里跟卡了东西似的,带着点哽咽:“母后,孩儿回来看您了。”
王妃眼瞅见儿子,眼眶一下子就红了,手忙脚乱地扶起韩逸,满眼的慈爱跟欣慰,嘴里一个劲儿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王妃抬手轻轻摩挲着韩逸的脸,眼里泪光闪闪:“我儿瘦了!”
韩逸脑袋一低,跟小时候受了委屈找娘安慰似的,往母亲跟前凑了凑,就想多沾沾这久违的温暖。
母子俩面对面坐下,王妃跟瞧稀罕物件似的,上上下下打量韩逸,满眼的关切跟思念,时不时伸手帮韩逸整整衣衫。
“逸儿,在山上过得惯吗?”王妃轻声细语地问,那股子温柔劲儿,能把人的心给化了。
韩逸嘴角一咧,露出个暖乎乎的笑:“母后放心,孩儿在山上一切都好。师傅和师兄师姐们可照顾我了。”
函夏儿女的传统便是报喜不报忧,他也不想母亲知道自己在上山受的苦,不想母亲为自己担心。
一提起山上的日子,韩逸心里头又是一阵翻腾。
母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唠起这半年的事儿,感慨万千,他眉飞色舞地讲山上的稀罕事儿。
王妃就坐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听,时不时点个头,笑一笑,要不就伸手轻轻拍拍韩逸手背,再叮嘱几句。
老母亲的眼里,满满的骄傲,又透着心疼,骄傲儿子出息了,心疼儿子在外面不如家里。
正说着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三火四的脚步声,紧接着,镇北王大步流星地跨进来了。镇北王满脸放光,眼睛里的疼爱都快溢出来了。
“逸儿,为父听说你回来了!臭小子,为父这些年算是白疼你了,回府了也不知道先来拜见父王,倒先跑你母后这儿来了!”
镇北王这大嗓门一嚎,屋里都嗡嗡响。韩逸赶忙起身,几步跨到父亲跟前,恭恭敬敬地行礼:“父王。”
这一下,可把老王爷给弄懵了,他脚步一顿,眼睛瞪得老大,跟见了啥稀罕事儿似的,指着韩逸扭头就问王妃:“这……这还是我那调皮捣蛋的儿子吗?你瞅瞅,他啥时候对我这么客客气气过?我还当是认错人了呢!”
老王爷心里门儿清,当初骗儿子上山,这事儿做得不地道。
打从韩逸进府的那刻起,他这心里就一直犯嘀咕,寻思着儿子这次回来,保准得因为这事儿跟自己大闹一场,这一路上他都在琢磨,怎么招架儿子的怒火,连应对的说辞都在肚子里过了好几遍了。
没想到啊,眼前这一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镇北王咂咂嘴,满脸都是惊讶,缓了好一会儿神,才回过味儿来,忍不住冲王妃感叹道:“玄空子那老家伙还真有两下子啊!才半年工夫,就把咱们那个整天惹是生非的纨绔世子爷,调教得这般知书达礼,跟换了个人似的,这可真神了!”
镇北王走到韩逸跟前,跟相马似的,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一边看,脑袋还一边不停地点,那频率,跟小鸡啄米有一拼,嘴里不停地嘟囔:“好,好!这才半年不见,我儿就跟那脱了壳的蝉似的,彻底蜕变了,长成个能扛事儿的大人了,看着就透着股子精气神儿!”
说着,镇北王伸出蒲扇似的大手,“啪”的一声重重拍在韩逸肩膀上,那劲儿,跟给韩逸注入了一股精气神儿似的。
韩逸腰杆一挺,感受着父亲手上的力道,眼睛里“噌”地一下燃起坚定的光。
“快坐下!好好给父王讲讲山上的事儿。”
一家三口围坐一块儿,那股子重逢的喜悦,跟开了锅的热水似的,“咕嘟咕嘟”直冒泡,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这亲情的暖乎劲儿,就跟春日暖阳似的,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