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西峪村的传说故事
石人山“淌钱石”的传说
南西峪村坐落在五莲县街头镇政府驻地正西、凤凰山北、驮儿山南麓,是一个千余口人的大村。南西峪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以农业学大寨和共青团工作闻名全省,《大众日报》整版报道。在村子的东边,自南往北一溜四座小山,其中一座山上有一摞巨石远看上去状似朝东方远眺的石老人,人称“石人山”。在石人山半山腰处,遍布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其中一块圆柱形状巨石,石上一侧,有一个碗口大小的孔,相传曾淌出钱来。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淌钱石”。关于“淌钱石”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秀才进京赶考,因所带银两中途被歹人抢劫,秀才欲哭无泪,走投无路:继续北上,可一路上赖以活命的钱粮哪来?不去,又辜负了千里之遥老家八旬老母的期盼。思来想去,秀才横下一条心:哪怕吃树皮啃草根也要进京赶考,决不能半途而废。秀才跌跌撞撞走到石人山的时候已是月上柳枝,实在饥饿难当,只好就地扒拉了几棵茅草聊以充饥。因为太过劳顿,秀才嘴里衔着茅草根,靠着一块巨石,迷迷糊糊睡着了。
恍惚中,秀才蹒跚着来到一座大山,但见这里山明水秀,花香鸟语,空气清新,景色十分秀丽。秀才禁不住深吸了两口气。浊气吐出,秀才顿觉神清气爽,打眼望去,发现半山腰处有一座茅草小屋,屋顶隐约飘出袅袅炊烟。秀才万分惊喜,加快步伐朝小屋奔去,刚到院门口秀才就一头昏倒在地。等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炕上,一旁有位衣着整洁、慈眉善目、胡须花白的老人正用银光闪闪的汤匙给他喂汤水。秀才见状赶紧爬起来施礼,却被老人一把轻轻按下。老人询问秀才为何倒在柴房门口不起。秀才眼含热泪一五一十讲述自己进京赶考的种种不幸遭遇,讲到伤心处禁不住悲从心头起,一个劲哽咽起来。原来如此,唉!老人重重叹了口气,说道:秀才莫过于伤心,跟我走,去取些银两便是。秀才跟在老人身后,懵懵懂懂来到一块巨石下,老人对着石头上一个银钱大小的小孔,手一指,口中念念有词,秀才隐约听见“小孔开,小孔开,小孔开开钱出来”,随着老人花白胡须的一起一落,只听“哗啦啦”,一枚枚银钱纷纷从小孔里争先恐后跑出来。秀才又惊又喜,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忽然,秀才浑身一激灵,睁眼一看,原来天下不知什么时候下起小雨。令他诧异的是,就在自己躺着的地方有一块梦中的巨石,石头上有一个梦见的小孔,石头一旁就有一间茅草屋。眼见深更半夜,雨越下越大,秀才赶紧躲了进去,只是屋子里空荡荡的,并没有什么老人,也没什么吃的,只有一盘土炕。秀才躺在炕上迷糊了一夜。天亮雨停,休息了一夜,秀才感到精神好了许多,走出屋子,看到那块巨石,想起昨夜那个奇怪的梦,摸摸空荡荡的钱褡裢,秀才将信将疑,对着石头上的小孔,学着梦中那位老人的样子念念有词:“小孔开,小孔开,小孔开开钱出来”,话音刚落,“哗啦啦”,果然从小孔里跑出若干银钱。秀才吓了一跳,是又惊又喜。见差不多了,可还哗啦啦淌个不停,秀才急了,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办,怎么还不快停下,够了够了!”秀才话音刚落,小孔吐钱戛然而止。秀才把银钱装好,对着石头磕了三个响头,边磕边说道:“等我发迹了,定当还钱。”
然后背上钱褡,满怀感激地回望着那四座紧密相连的小山,晨曦中秀才发现其中一座山上隐约站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细看却分明是一堆大石头。秀才心里一动,对着石人连磕三个响头,心里念道:老人家,我会回来看您的。说罢,秀才转身走下山来,寻了一户人家,买了一头小毛驴,“咯噔咯噔”往京城方向赶去。
后来,秀才如愿以偿考取功名,高居榜眼。他没有忘记自己落魄昏睡石人山上的情景,更没有忘记石老人的恩情,趁着衣锦还乡探望老母的机会,秀才特意绕道石人山,焚香拜谢石老人,自是一番热闹场景不提。秀才临走时将那块淌出银钱的石头取名“淌钱石”。石人山上有块能淌出银钱石头的事随之传开。四乡八疃,山里山外,人人都知道石人山上有一块能淌钱的神石。只要谁家有困难,急缺银两,求到这块淌钱石下,对着石头上的小孔,念念有词:“小孔开,小孔开,小孔开开钱出来”,银钱准会哗啦啦淌出来,并且不多不少,正好够人们所需,很多人在这块神石的帮助下顺利度过难关。“淌钱石”因此香火不断。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石人山下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名字叫“钱不够”的土财主,此人以贪婪小气远近出名,靠着发放高利贷盘剥穷人发家,在他眼里即便家里有金山银山仍然觉得钱不够。看到那些有苦有难的穷人在“淌钱石”的帮助下渡过难关,再不用到他那里放高利贷,见钱眼红的他顿时起了歹心,发誓要将神石弄到手据为己有,好天天为自己淌金淌银供他一家享受。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钱不够”带着同样贪心十足的老婆儿子,拿着工具悄悄上了山,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始终不能撼动神石一寸。“钱不够”无计可施,贼眼珠子滴溜溜飞转,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