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庄村的历史
大茅庄村位于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许孟镇,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以下是关于大茅庄村历史的详细介绍:
1.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大茅庄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东临程戈庄,西至涓河,南靠许孟,北与诸城市接壤。
·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当时李姓从云南乌撒卫迁至此地,因村西北有一小土埠形似猫,以谐音取名大茅庄。
1.历史重要性:
·1947年秋至1949年春,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驻此,张鼎丞同志曾率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华东局党校驻此。
·1947年5月至1949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和党校多次移驻大茅庄,华东野战军的一些医院、弹药库和大批军需后勤物资也分散于附近大小山村,五莲山区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后勤基地和华东局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
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948年2月,华东局和滨北地委确定五莲县为整党和结束“土改”实验县,大茅庄村的郭公奎办起全县第一个变工互助组,后又吸收其他变工组的经验和做法,办起由5户农民组成的中级变工组。
·1956年,郭公奎又办起一家高级农业合作社,由5个村17处初级社组成,郭公奎担任社长,同年又担任大茅庄村党支部书记。
大茅庄村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村庄,还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大茅庄村位于许孟镇驻地北2千米处,在马蹄河与涓河交汇处正南偏东,县道吕街线沿村西经过。隶属于五莲县许孟镇。
流经村西的涓河,其南源旧称白练河,是涓河的主源,出自大马鞍山、范世山一带,北流汇入马耳山南麓和寨子山北麓之水,至娄古庄东南与北源汇合。北源出自马耳山北麓,于娄古庄东南汇入南源之水而称涓河,流至大茅庄村北,纳东南来的马蹄河之水,北流入诸城市境。因处于马蹄河与涓河交汇处,大茅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许孟小平原一部分。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委员饶漱石、曾山、张鼎丞率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以及山东省政府机关,进驻滨北地区五莲县的仁里、大茅庄一带。7月,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五莲山区,华东局机关转移到安丘柘山区王庄村。1947年6月,随着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山东解放区成为战略后方和支前基地。同年11月,华东局机关和党校再次移驻五莲县仁里、大茅庄一带,华东野战军的一些医院、弹药库和大批军需后勤物资,也分散于附近大小山村,五莲山区成为华东野战军的后勤基地和华东局的战略后方基地之一。同月,华东局在该村召开土地会议,各区党委、地委、县委书记,各救国会会长参加。
1948年2月,华东局和滨北地委确定五莲县为整党和结束“土改”实验县,这在当时华东地区是唯一的。实验县的工作由中共中央委员、华东局组织委员会主任张鼎丞直接领导,用解剖麻雀术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其他地区工作。他们首先对五莲县委进行充实调整,由邢子陶担任整党和结束“土改”工作团团长,并兼任五莲实验县委书记,具体负责五莲实验县的工作。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至1949年2月,彻底纠正了“土改”中一些“左”的做法,使得五莲山区成为支援解放战争的坚强后方。
1947 年,华东局进驻大茅庄村时,该村郭公奎办起全县第一个变工互助组,后又吸收其他变工组的经验和做法,办起由5户农民组成的中级变工组。他领导编工组的先进经验,被华东局写入《山东省五莲县大茅庄一九四八年工作介绍》中,得以全面推广。1956年,郭公奎又办起一家高级农业合作社,由5个村17处初级社组成,郭公奎担任社长,同年又担任大茅庄村党支部书记。1962 年 2 月,郭公奎出席华东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被授予“华东地区社会主义建设农民劳动模范”称号。
《大茅庄村:五莲县墙夼水库上游马耳山脚下的田园梦想》
在山东省五莲县,有一片藏匿于马耳山幽谷深处,倚靠墙夼水库的秀美之地——大茅庄村。这里是自然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亦是追寻田园梦的绝佳所在。
四季轮转,山水画卷
大茅庄村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天,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空气中弥漫着生命的气息;夏季,绿树成荫,清泉叮咚,是避暑纳凉的天堂;秋日,层林尽染,果实累累,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冬天,银装素裹,静谧而圣洁,宛如童话世界。马耳山的巍峨与墙夼水库的柔美在此交汇,形成一幅动静皆宜的山水画卷,让人沉醉其中。
古韵今风,文化长廊
大茅庄村不仅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村中有许多保留完好的古民居,青砖黛瓦,透露出时光的味道。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欢聚一堂,跳起欢快的舞蹈,奏响悠扬的旋律,展现出淳朴的热情与欢乐。村里的手工艺人以巧夺天工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的竹编、陶瓷和布艺,不仅承载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