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怡歆还没等到郁兰泽动手呢,京城里先乱了起来。
先是皇帝因为被宁安侯气着了,于是推迟了封赏有功将士的时间。
不仅如此,据说当天皇帝只是出面见了叶大将军他们一面,后面的赐宴都是四皇子代为作陪的,皇帝陛下则是留在御书房里安抚劝慰宁安侯。
但是好像没什么效果。
因为第二天开始,宁安侯就开始挨家挨户地去那些和宁安侯府,尤其是和封修然不对付的人家找事儿。
基本上就一个流程:
先是上门质问:“凡楼刺杀我儿的事儿是不是你们家干的?”
那人家肯定说与他们无关啊。
宁安侯表示:我不信!
你们家早就对我们宁安侯府心怀不满了,肯定是看到本侯爷这次立了大功,心里不平衡,所以就对我儿出手,想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想让宁安侯府断了传承!
你们心肠真是歹毒啊!
被找上门的人家本来就和宁安侯府不对付,如今又被如此逼上门来,还被扣上一顶大帽子,那能忍得了?
基本上先是口舌争辩然后发展到动起手来。
这一动手,那可正称了宁安侯的心意了。
他一个战场上的老将,手下也都是虎狼之士,还能让一群看家护院的给收拾了?
往往等宁安侯走的时候,这家人的院子基本上需要重新修缮了。
里面住着的人,也肯定有不少躺在地上爬不起来的。
闹到最后,宁安侯也不忘记丢下一句话:别让本侯找到证据!
然后再接着到下一家去闹。
封修然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吗?
那必然不是啊。
所以和他看不对眼的人可不少,再加上宁安侯府本身便有龃龉的人家,宁安侯可是找了不少人家的麻烦。
因为他的原因,害得那些从边关回来的将士们的封赏一直都没有落实。
已经有一些人在背后挑动将士们的不满了。
要不是宁安侯在军中的威信实在是高,这次又是因为宁安侯世子遇刺引起的,说不定还真就会有将士们闹起来呢。
毕竟,只要想一想,连宁安侯这样的功臣,他在前线出生入死,唯一的儿子却在后方被人刺杀,换成是谁都接受不了。
虽然大部分的将士都能理解宁安侯的所做所为。
可是因为他的原因而影响到大家升官发财,心里总不会那么舒服就是了。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同身受。
总会有一些人因此而对宁安侯心生不满。
同样也会有一些人想趁机搞些事情。
尤其是那些被宁安侯找上门的人家,更是对宁安侯怨恨不已。
一时之间宁安侯简直是惹了众怒,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折子递进御书房。
可是皇帝却看在宁安侯于国有大功,且这次是因为其独子遇刺的原因,所以多有容忍,硬是没有派个人来劝阻一下宁安侯。
这当然也惹得朝中大臣们越发的不满。
与此同时,暗中另有一些力量在暗中谋划。
短短几天时间,京城之中,朝堂之上,竟有些风雨欲来的感觉。
郁怡歆很重视消息的收集与分析。
无论是郭玉成手中的各家商铺店面,还是隐在暗处的玉蝙蝠,都一直在做这件事儿。
朝堂上的风向,民间的舆论,商场中的变化……
但凡是有个风吹草动,于武和郭玉成都会在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郁怡歆。
郁怡歆就是他们的大脑。
她的眼光和智慧早就折服了他们。
而当这些消息陆陆续续摆在郁怡歆面前后。
她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不对之处。
首先是太子。
太子对外宣称是生病了,但是坊间传闻却是太子惹怒了皇帝,可是因何惹怒了皇帝,却是知之不详。
于武让玉蝙蝠花了些力气,总算是查到了原因:太子说刺杀封修然的人是四皇子!
他不但把事儿捅到了皇帝面前,还带了个人证。
结果最后一问,那个所谓的人证不过是个御林军的小兵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他所谓的四皇子是背后的主使,不过是他的猜测而已。
皇帝大怒!
说他陷害四皇子!
骂他没有脑子!
然后就把迎接大军入城的差事儿给了四皇子。
郁怡歆也觉得太子没什么脑子。
不过他就算是再蠢,难道身边就没个明白人吗?
怎么会让他做出这种事儿来?
然后她就看到了三皇子和封修然的名字。
好了,她想她大概是明白了太子为什么会走了这么一步臭棋了。
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的太子自然很生气。
同时他也越发地恐慌。
然后当然要想办法自救了。
太子府近日比较热闹。
上门“探病”的人很多,其中一些在太子府待的时间也很久,遮遮掩掩的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似的。
玉蝙蝠发现,太子府外,有四皇子的人出没。
想来是太子在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