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名言: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关羽:关云长、美髯公、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汉族
关羽,字云长,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传奇将领。
关羽早年在家乡因正义之举而犯下事端,无奈之下被迫逃亡,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在涿郡与刘备、张飞相遇。三人一见如故,均怀有济世救民、匡扶汉室的壮志豪情,遂于桃园义结金兰,立下生死与共的誓言。
关羽跟随刘备四处征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后来,刘备在与曹操的交锋中不幸兵败,关羽在保护刘备家小的情况下,无奈被曹操所擒。曹操深知关羽乃当世虎将,对他恩宠有加,赏赐金银财宝、美女骏马,还封他为汉寿亭侯。然而,关羽之心始终系于刘备,虽身处曹营,却时刻盼望能回到兄长身边。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毫不犹豫地决定离去。他封金挂印,毅然踏上回归之路。一路上,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面对重重阻碍毫不退缩。每一战,他都如同战神下凡,青龙偃月刀挥舞间,敌人纷纷倒下。他的义举令人感慨,其对兄弟情义的坚守更是令人钦佩。
赤壁之战后,刘备趁势夺取荆州,委派关羽驻守。在此期间,关羽尽显军事才能。面对曹军的强大攻势,关羽临危不惧。恰逢汉水泛滥,他巧妙地利用这一自然之力,水淹七军。滔滔洪水无情地冲向曹军营地,于禁所率的大军陷入一片汪洋,顿时混乱不堪。关羽乘势率军出击,他身先士卒,挥舞青龙偃月刀,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散。于禁最终无奈投降,而庞德则宁死不屈,被关羽斩杀。此役过后,关羽之名威震华夏,曹操甚至一度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令人猝不及防。关羽因自己的骄傲自大,对东吴的吕蒙有所轻视。吕蒙趁关羽北伐曹军、后方空虚之际,率军偷袭荆州。关羽得知后方失守,匆忙回援,却已回天无力。最终,关羽败走麦城,陷入了东吴的重重包围之中。尽管他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东吴所擒。纵使面对生死,关羽依然保持着他的英雄气概,宁死不屈,最终惨遭杀害。
关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忠肝义胆、勇猛无畏,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名言:燕人张飞在此,谁敢来战!
张飞:张翼德、中郎将、车骑将军、西乡侯、军事家、汉族
张飞,字益德,乃三国时期蜀汉之猛将,以其勇猛无畏、忠诚耿直而名震天下。
张飞出身平凡,却心怀壮志。他与关羽一同追随刘备,从此踏上了那充满烽火与权谋的征程。三人之间,情同手足,誓言共襄大业。
那是刘备长坂坡的艰难败退,曹军气势汹汹,如潮水般紧追不舍。刘备的军队在败逃中狼狈不堪,士气低落。而就在这危急关头,张飞挺身而出。他怒目圆睁,单人单骑立于当阳桥上,手持丈八蛇矛,冲着曹军大声怒吼:“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其声如雷,震彻云霄。曹军诸将面对此等威猛之士,心生忌惮,竟无人敢上前一步。张飞凭借其过人的胆魄和气势,成功为刘备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赤壁之战后,天下局势初定,刘备决心谋取益州。张飞与诸葛亮等率大军溯江而上,一路过关斩将,分定郡县。在这征程中,张飞的勇猛与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当大军抵达江州,面对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张飞没有选择强行攻打,而是与其展开了一场攻心之战。严颜坚守城池,誓不投降。张飞亲自上阵,劝其归降。严颜义正言辞地拒绝道:“忠臣岂有二主?吾宁死不屈!”张飞本是性如烈火之人,听闻此言,怒火中烧,欲下令将严颜斩首。然而,在关键时刻,他转念一想,被严颜的忠诚所打动,不仅未加怪罪,反而大笑称赞其忠义,亲自为其松绑,并好言相劝。最终,严颜感其诚意,归降刘备。
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巴西之战。面对魏国名将张郃,张飞毫不畏惧。张郃本以为张飞只是一介武夫,企图凭借自身谋略取胜。未曾想,张飞不仅勇猛,且粗中有细。他仔细观察地形,巧妙安排战术。在山林之间,张飞率领蜀军设下重重埋伏。张郃率军进入伏击圈后,张飞一声令下,蜀军如猛虎下山,奋勇杀敌。张郃的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溃败而逃。经此一役,张飞之名令魏军闻风丧胆。
张飞的一生,始终忠诚于刘备,为蜀汉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是在关键时刻凭借智慧化险为夷,他都从未有过退缩与动摇。然而,张飞性格暴躁,对待部下较为严苛。最终,被其部将范强、张达所害,令人扼腕叹息。
关羽和张飞,这两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将,一生忠心耿耿地追随着刘备,为蜀汉的建立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千古,忠义精神更是令人敬仰。然而,他们的结局却都令人惋惜。
关羽,字云长,他以勇猛无畏著称,武艺高强,威震华夏。在战场上,他屡立战功,为刘备夺取荆州、益州等地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最终他因轻敌而败走麦城,被东吴将领吕蒙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