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李明远和张小梅刚从调料厂工地回来,路过村口时看见一群孩子在玩耍。
其中有个小女孩特别引人注意,衣服虽然洗得很干净,却打着补丁。她站在一旁,怯生生地看着其他孩子玩玩具,却不敢上前。
"那是刘寡妇家的孩子吧?"张小梅轻声问道。
李明远点点头:"嗯,她爸去年出事后,家里就靠刘寡妇做点零工度日。"说着,他的眼神黯淡了几分。
张小梅看着那个孩子孤单的背影,心里一阵酸楚。她想起自己小时候,虽然家境不富裕,但父母总会尽力满足她读书的愿望。
"明远哥,"她拉着丈夫的手,眼中闪着光,"我们是不是该为村里做点什么?"
李明远望着妻子坚定的眼神,明白她的意思。这段时间火凤凰发展得很好,是时候回报乡里了。
"你有什么想法?"他柔声问道。
"我想设立个助学基金。"张小梅说,"专门帮助村里的贫困学生。不能让孩子们因为家庭困难就失学。"
李明远看着妻子认真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的小梅啊,总是这么善良,总是为别人着想。
"好主意。"他点头赞同,"不过光有助学还不够。咱们得想办法帮助这些家庭彻底摆脱困境。"
张小梅眼睛一亮:"对!比如可以在厂里给他们安排工作,或者教他们一技之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正说着,刘寡妇背着箩筐从地里回来。看见两人,连忙打招呼:"明远,小梅,这么晚还在外面啊?"
虽然满脸疲惫,但她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女儿看见母亲回来,立刻跑过去帮忙提箩筐。
"刘姐,地里的活累不累?"张小梅关切地问。
"不累不累。"刘寡妇摆摆手,"能有活干就好。"
李明远和张小梅对视一眼,心中更加坚定了帮扶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召集了村里的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商量成立慈善基金会的事。
"这个提议好啊!"王老爷子第一个表态,"现在村里虽然富起来了,但还是有困难户。就该帮帮他们。"
李叔也点头道:"是啊,当初要不是大家互帮互助,哪有今天的好日子?明远和小梅有这份心,难得。"
张小梅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上面写满了帮扶措施:从助学金发放标准,到就业培训方案,再到生活帮扶细节,都考虑得很周到。
"我是这么想的,"她认真地说,"首先要建立一个困难户档案,摸清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李明远接着说:"比如像刘寡妇这样的,我们可以在调料厂给她安排个轻松点的工作。既能照顾孩子,又有稳定收入。"
"还有些家里有手艺的,"张小梅补充道,"可以帮他们开个小店或者作坊。前期我们提供资金支持,后期教他们经营管理。"
老人们连连点头,纷纷表示支持。很快,成立基金会的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让人意外的是,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听说这事,也主动要求参与。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则表示要贡献自己的一技之长。
"看来大家都有这份心啊。"李明远感慨道。
张小梅笑着说:"这就是咱们村的传统。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村里人都会给困难户送米送面。这份互帮互助的精神一直都在。"
基金会很快就成立了。第一笔资金是李明远和张小梅从火凤凰的利润中拿出来的。其他村民也纷纷捐款,虽然金额不大,但情意深重。
刘寡妇接到通知说可以去调料厂上班时,激动得红了眼眶。李明远和张小梅亲自去家访,看到屋里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刘姐,以后厂里包吃包住,工资按月发。"张小梅说,"您就安心工作,孩子的学费我们也会负责。"
刘寡妇抹着眼泪说:"我、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她女儿站在一旁,怯生生地说:"谢谢叔叔阿姨。我也会好好读书的。"
张小梅蹲下身,轻轻摸着女孩的头:"好孩子,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来找阿姨。阿姨给你找个伙伴,教你写作业好不好?"
女孩用力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回去的路上,张小梅靠在李明远肩上说:"明远哥,今天我特别开心。"
"我知道。"李明远笑道,"你最喜欢帮助别人了。"
"不是因为这个。"张小梅摇摇头,"是因为看到大家都这么热心。知道吗?今天光是报名当义工的就有二十多个。有教孩子写作业的,有教人做手工的,还有愿意教人开店的。"
李明远深有感触:"是啊,咱们村的人都很淳朴。只要有人带头,大家都愿意伸出援手。"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里处处洋溢着温情。每到周末,都能看到义工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在辅导孩子们学习,有的在教人做手工,有的则在帮困难户收拾院子。
火凤凰员工们也自发组织了帮扶小组,轮流照顾困难户。张小梅特意在厂里开辟了一个"爱心区",专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