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安医院(1 / 2)

第179章康安医院

这年头能去留学的,都是有钱人。

这四个留学生,就不缺钱。

他们找的,是码头这边最好的旅店,每间房都带洗澡间。几人轮流洗澡,又叫了一些东西吃。

吃饭的时候,他们拿出报纸看起来。

他们买了《申报》和《上海日报》,就分别看起来。这两份报纸,,跟他们出国前的报纸比,已经大变样了一-报纸上全都有标点!看来,如今标点在国内,已经普及。

《申报》和他们在国外看的许多报纸一样,上面有新闻,还有很多广告,中规中矩。

而《上海日报》…

看到“日报"两个字,他们还以为这跟西方的那些日报是一样的,上面会有很多跟上海有关的信息,有很多新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上海日报》的头版头条,叫《牡丹演电影知名度大增,蝉联花国状元》上面说的,是一个叫牡丹的风尘女子因为演了一部电影的缘故,受到上海许多有钱人的追捧,又一次当选花国状元。这样的新闻,竞然是头版头条?

看报纸的人有些失望,但他继续往下看,又愣住。报纸后面提到,牡丹拍的电影叫《大头菜流浪记》,而牡丹决定将自己拍电影获得的收益捐出,用来建造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后面还大篇幅介绍了正在建造的那所女子学校,又提到牡丹曾经给孤儿院捐款。

“这新闻挺有意思,看标题以为只是一篇博人眼球的文章,但继续往下看,却发现又是宣传孤儿院,又是宣传女子技术学校。”“确实。"另一人开口,继续往下翻,然后发现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文章有好几篇,其中一篇文章叫《小开为追牡丹参演电影》,也跟《大头菜流浪记》有关。

说的是租界几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对牡丹一心心一意,其中一人还曾为牡丹闹自杀。

在牡丹对云景表白之后,他们更是结伴前往《新小说报》,想跟云景先生一较高下。

而现在,他们跟牡丹一起,参演了云景先生和她弟弟一起写的电影。后面还有一小段话:“据闻,这数名小开当年为了解′敌情',看了云景先生的小说,自此一发不可收,将云景先生视为偶像。不仅给孤儿院捐钱,还差人抬了四头猪赠予孤儿院。因天气炎热,猪肉不能久放,孤儿院工作人员连夜分拆肥猪用盐腌制,忙了两日。孤儿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夏季时,最好不要一次捐赠孤儿院大批肉类。”

一同看报纸的两个留学生看到这段话,都忍不住想笑。这几个纨绔还挺有意思!

这两篇报道都很长,别的有意思的新闻也有一些。总之,这是一份可读性很强,读着还挺有意思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除了刊登这类新闻外,竞然还有一张专门的报纸,用来刊登小说。

“这《上海日报》,真的不伦不类。“其中一人有些好笑。这不是一份新闻报吗?为什么还刊登小说?换作以往,他们不一定会看报纸上的小说,毕竞他们很忙。但今天他们有空闲,也就看了下去。

这部小说叫《全球瘟疫》,而他们研究的东西,恰好跟瘟疫有点关系。这样的小说,看看挺好的。

这人看了下去,然后就被震惊了。

《上海日报》今天赠送的报纸上,刊登了大概四千字的内容。字数不多,但因为情节很紧凑的缘故,已经有很多信息。上来就是石四陷害同事,害同事废了一只手。这段不过一千多字,写完这段,就有人来找石四,说石四之前提出的,在唐国建立实验室研究细菌并将之用于战争的申请被通过了。最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唐国和霓国的情况,说明细菌战的情况。那些普通读者,看了这四千字,不会有太大感触。内容太少了,真的看不出什么。

但他们这几个留学生不同。

他们在国外,专门研究微生物,研究由细菌引起各种的病症。这次回国,也是因为冯胡林想要找几个帮忙研究细菌。他们对细菌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敏感。

也因此,在看完这个开头之后,他们瞬间就想到了德国。如今正在进行的那场战争,德国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在战场上使用毒气。

而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德国是想过要使用细菌来作战的,只是细菌太不好控制,所以没有实施。

这是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还拿来写小说了?“虽然只有短短数千字,但这个作者对细菌,似乎很了解。”“没想到国内的小说,竞然已经开始写细菌!”“国内的情况,确实跟我们以前想的,已经大不一样!”四人轮流看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对在国内研究细菌一事,充满信心。他们昨晚上睡得不错,一点都不累。本打算洗漱完之后,先去其中一人家中,但现在…他们找了四辆黄包车,前往康安医院。康安医院,冯胡林正在发愁。

虽然因为他和魏奉文的话,研究所的那些研究员不再想着要离开。但实验一直失败,到底还是让他们卸了心气。现在实验室的气氛不太好。若是这样下去,他们很难出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内容,说不定还会被泄露出去。正这么想着,冯胡林就注意到魏奉文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现在实验室里

最新小说: 病弱哑巴美人死遁后 斗罗:穿越霍雨浩,传承普度慈航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心跳不听话[先婚后爱] [哪吒]轮到北海龙女祸害天庭 柯学人生模拟器 拿捏京圈首富!生四小只炸翻豪门 和顶疾老板破镜重圆后 国家分配的老公什么时候来喂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