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卫崇(六)
但等到次日,朱津还真给了她一个大惊喜一一徐温回京了!
从她入宫之后,整整两年,她再没见过父亲。不只是因为宫墙深深,还因为徐温被朱津分化打压,去了青州。
青州不是个差地方,但许州、并州、淮州都在朱津心腹大将的手中,把青州团团包围。徐温就是想反也没有机会。而他若是想建功立业,再上一层楼,那自然更是难上加难。
换言之,这与宫中的冷宫也无异了。
这也是无论徐太后还是徐鸯都不敢和朱津对着干的原因。没有兵权也就罢了,像王邈曹籍那样,光脚不怕穿鞋的,也敢在朝堂上与朱津对骂一一但徐温手中其实是有兵权的,虽然这兵权还被朱津限制,暂无用武之地,可徐家上下的心向来是一体的。他们都秉着隐忍不发的想法,等着有一日这些无用的兵马能够活过来。
只她没想到,徐鸯这试探一回,朱津便大手一挥,真的给了她这样大的诚忌。
以至于徐鸯都有些难以置信了。
当然,她再怎么心绪不平,徐温回京已成了既定的事实。这不仅代表朱津或许不再分化徐家的势力,或许还代表了他接下来的动作。北方已经有四五年没有再起战火了。
有一部分原因是先帝实在不理事,而朱津手中也没有精通于治世…或者哪怕说是擅长于治世的人才。说直白些,他手下十个人里能有八个莽夫,还有两个也大都是熟读兵书而非治国之策的人。
一一他自己反而是最洞察人心,善于理政的。但他总不能把所有的政事都一手包办吧?
此外,当然也是因为一些山贼流寇在后方捣乱。至少徐温去了青州之后,青州一一连带着并州也一-眼看着越来越好了。换言之,后方稳定了,也就可以出兵了。
不过这回,徐鸯先按兵不动,沉默了几日。连接下来在崇德殿中朱津的教学,她也没有再主动提起什么。
她知道朱津必然也在等。
崇德殿中的日子并不苦闷,小的有卫衡,最是听不懂话的年纪,闹起来也让人头疼得慌,大的更是有卫崇…这个更是要命,他现在脸皮也不大管了,知道徐鸯抽不出时间来章德殿,他自己就自作主张地往崇德殿跑。到了崇德殿,毕竞卫衡横在二人当中,外人面前徐鸯不大搭理他,他又荒唐得跟嫔妃争宠似的为难卫衡一个小孩了。
好在他还是有些分寸。
再加上有徐鸯看着,崇德殿是没生出事端来,但回到前朝就不一样了,他不止批阅奏书的时候分心、找借口偷懒,连早朝也催着百官没事就早点退朝。有那么几个朝臣看不惯,在议事时隐晦地提了提,这不就便被本就一肚子火的卫崇骂得狗血淋头一一
“你自己家里没夫人?你抱着你夫人的时候朕叫回来理政,看你成不成?!那被骂的朝臣自是讨了个没脸。卫崇也是算中了此人不敢真出去"宣扬”去。但毕竞纸包不住火,最后还是教徐鸯知道了,连着好几日没给他好脸色瞧。他闹归闹,也不至于真像先帝那样不理朝政,所以徐鸯倒也没有真同他生气。
日子就这样过去,一切都慢慢回归正常。
一一很快,月底到了,在一个艳阳天中,薛氏往宫中递了信,进了崇德殿。其实徐鸯早已等候多时。
从入宫到现在,母女俩已经有两年没有见过面了。此时乍然相见,二人俱是眼眶一红,握着手,半晌,徐鸯才想起来引着薛氏坐下。
然后又是片刻的沉默。明明有很多话说,但真见了面,好像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两年了。
徐温被调离,薛氏不可能一人在京支应门楣。何况她唯一挂念的女儿已经进了宫,虽然她当初是不支持的,但至少在宫中也有彼时早已封后的徐太后照应一二,而薛氏不过一介白身,就算留在京城,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几番衡量之后,薛氏还是随着徐温离了京。要说不牵挂这个唯一的女儿,那是假话。
“……你在宫中过得好么?“半响,薛氏终于问道。“好,一切都好。"徐鸯道。
薛氏看了她一眼。
“你跟你父亲一个脾气,妄自托大,报喜不报忧,这我是知道的。"她哼了一声,但又道,“但是我瞧你如今确实气色还不错……姑且信你这一回。”很快又问:“皇帝待你怎样?我入宫前,可是听了些风言风语……”徐鸯不用脑子想也知道就是卫崇前段时间放的那通狠话,干笑了两声,道:“他待我是很不错的,这个母亲你不必担心…还有姑母在呢!”“我倒不是担心这个……薛氏犹疑了一下,道,“你们二人是年少相伴的情谊,不比寻常人家,这没话说。但也正因此,可不能混淆了幼时打闹与如今夫妻之间的相处……”
徐鸯抿住嘴,有些不自在地应了一声。
这是她听进去了。
毕竟身份变了,薛氏不能点得太透,但她话中的意思是明确的,徐鸯又聪明,如何听不出来。
事实上,这一段时日,她正是有些看不清前路……反而是薛氏这一句话,点醒了她。
何止是混淆了兄妹之情和竹马之情……当她自视,把那些原本混沌的情愫一缕一缕地分开,当中最多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