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公很清楚,楚娇娆与黎婉苏之间的恩怨。
闻言,他立刻意识到,楚娇娆愿意、将黎婉苏送到城门口,一定另有重要的目的。
为了不妨碍楚娇娆的重要目的,他没再多说什么,站在原地不动。
皇宫东大门外,早已候着数十名禁军侍卫。
见严公公不动,他们马上拿着手中扫地的器具,与镀着金、银的水桶,将从皇宫东大门、至门口东北方的宫巷,都细细洒扫了一番。
待他们忙完,另有十二名身穿紫衫、头戴卷脚幞头的侍卫,抬着一个檐子,走到严公公面前。
这檐子,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轿子。
高有五尺多,长八尺,宽四尺多,可以容纳六个人乘坐于其中。
它的前后都有大红色罗纱、以及镶着金边的扇子、串着粉珍珠的珠帘遮着,窗间用紫藤编饰。
抬檐子的骨架上,应该是抹了一层金漆,金光灿灿。
檐子本身的梁架,都是朱红色。
顶端以金黄色的棕叶覆盖,檐身是以抹了一层金漆的金属片为装饰,铸成云、凤、花朵等图像。
看起来,十分精致和高雅华贵。
严公公指着檐子,提醒黎婉苏:“亲和公主,可以上轿了。”
黎婉苏正在为、楚娇娆愿意跟她,多呆一会儿,将她送到城门口,而暗暗感动。
听到严公公的提醒,她立刻拉着楚娇娆,一起上了檐子,分别坐在左、右两侧。
与此同时,不远处,另有几十个打扮华丽的骑马宫女,纷纷驭马走到了,檐子的正前方。
待侍卫们抬起檐子,这些骑马宫女,便率先在前面,骑马开道。
很快檐子经由东北方的宫巷,拐出来,进入的北大街。
北大街的终点,是北城城门口。
出了北城城门口,便可直接步上前往晋国的驿道。
北大街这时很热闹,两旁路边,围满了百姓。
他们似乎并不知道,黎婉苏是因为让人,要胁楚娇娆的婢女,对楚娇娆图谋不轨,才会安排黎婉苏和亲,前往晋国,嫁给晋帝。
看到楚娇娆和黎婉苏乘坐的檐子经过,他们中不少人,都在大声呐喊。
“亲和公主皎如明月,慧质兰心,美丽高贵,是我梁国女子典范!她的和亲壮举,功业千秋,万民敬仰!”
“亲和公主娴静温婉,柔情如水,才华横溢,是我梁国女子典范!她的和亲壮举,维系了梁晋两国的和睦,当名垂青史,万世敬仰!”
“亲和公主雍容华贵,妩媚娇美,善良仁义,是我梁国女子典范!的和亲壮举,是梁国的骄傲,万民的榜样!”
……
啧啧,这赞美黎婉苏所用词汇,不仅很动听,富有文采,还不带重样的。
这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有的语言表水平。
这显然是富有文才的人,特意事先写好,然后,组织这些喊话的所谓“百姓”,认真背下来的。
就不知,这样的安排,究竟是谁授意?
黎安?黎婉苏的手下?还是国子监学正江潮生?
想到这里,楚娇娆压着嗓子,好奇地问黎婉苏:“苏苏,依你之见,外面这些赞美你的人,会是谁授意的?”
黎婉苏不加思索地回答:“江潮生。他是我祖父的门生,似乎心仪于我,每次见到我,都会夸我。像皎如明月,慧质兰心,美丽高贵,娴静温婉,柔情如水,才华横溢等词,他都曾对我用过。”
好吧,难怪江潮生上次敢于公然以下犯上,搬弄是非、诬蔑她,却不思悔改。
看来,他很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心向着黎安这个先生的缘故,还是因为,将黎婉苏当作心上人,得知了黎婉苏被和亲一世,借机在报复她呢。
楚娇娆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事,没有多问。
过了一会儿,沿路大声呐喊的百姓,呐喊的内容,渐渐有了不少的变化。
“亲和公主的祖父黎太傅,是我们梁国最有学问的人!亲和公主有黎太傅之风,是我们梁国最有才华的女子!我们梁国皇帝,素来重视人才,当今皇上一定是、听信了奸人的谗言,才会将亲和公主这般人才,嫁往国外!”
“是啊!听说亲和公主的表哥—战王爷,一直都心仪于亲和公主。像亲和公主这样出色的女子,应当嫁给战王才是,皇上安排她和亲,让战王情何以堪?”
“我们梁国,原本从来没有与任何国家,有过和亲。这次,晋国的皇帝,并未派人,与我们梁国和亲,皇上却突然破例,主动安排我们梁国最出色的女子—亲和公主,和亲晋帝,分明是在长晋帝志气,灭自己威风!”
“是呀,晋国入侵我们梁国,不下十次!每一个晋国皇帝,都是我们的仇人!皇上此举,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绝非明君所为!”
……
呵,这些所谓的“百姓”,越说越不像话了,只怕是要搞大事情。
楚娇娆有些不放心。
她转过头,撩起坐位后面窗户上的紫藤,朝窗外看去。
窗外,靠近檐子左侧的北大街路旁,有一部分百姓,正试图冲向檐子。
不过,在他们的前面,围了两排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