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气恼,男人也是远在天边,只能把所有的怨气,都向张大太太这边发去。而张大太太口中说的一视同仁,但嫁妆的准备上,玉珍远不如玉燕也是事实。
“再说了,就算那人回来,难道我们还能让二婶婶低头不成?”张大太太见郑太太什么话都没说,就又补了一句,郑太太的唇边露出一丝笑,这笑,带着嘲讽。
张大太太看到郑太太这抹笑,深吸一口气,还想再说时候,就听到郑太太轻声道:“那人也不会回来,除非……”
除非张二老爷死在草原,那人才会扶灵回乡,毕竟,孩子还要回乡认祖归宗。张大太太又叹了口气:“都这样了,妹妹,这也是二婶婶的命,谁让她没有生下儿子。”
“就算是她的命,嫂子,你对她略好一些,又有什么呢?”郑太太反问,张大太太看着郑太太:“略好一些?我又何曾亏待了她,月钱,一年四季的衣衫,哪里就少了她的吃穿。再说了,她还有二叔给她额外带的银子,还有自己的嫁妆银子,她做出这幅模样,也不过就是……”
不等张大太太把话说完,郑太太把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打断了张大太太的话。张大太太见状也就笑了:“看来,妹妹是一心要护着二弟妹了,既然如此,那我也就说句妹妹不爱听的话,这会儿,当家的人是我。”
“分家吧。”郑太太只说了这三个字,张大太太不料郑太太会这样说,她盯着郑太太:“不过就是请你帮我们做点小事,你就要闹着分家。这好好的日子,怎么就不能过了?”
“好好的日子,是大嫂你的日子呢,还是二弟妹的日子?”郑太太反问,只要分家,张二老爷从外面带回来的银子,就要给张二太太,而不是像原先一样,全都给公中。
这笔账,张大太太是会算的。
“况且,我除了是大哥的妹妹,却还是二弟的东家。东家主张分家,天经地义。”郑太太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张大太太看着郑太太:“说来说去,你还是不疼你侄女。”
“我疼她们呢,但我也没有只疼一个侄女的道理。”郑太太反驳,张大太太只能咽下这口气,过了半天才道:“既然如此,那以后,二婶婶的月钱,就比我多一倍。”
一个月多二两银子,一年就多二十四两银子,这些银子,对张二太太来说,不无小补。
郑太太点了点头:“你这会儿就把管家叫来吩咐了。”这是不信张大太太的话了,张大太太喉咙口都有血腥味了,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把管家婆子叫来,吩咐了这一句。
管家婆子听到张大太太这吩咐,不由看向张大太太:“这,太太,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嫂吩咐着你,你听了就是,难道主人们做事,还要问你不成?”郑太太已经反问,管家婆子是张大太太的人,一向晓得张大太太是怎么对待张二太太的,这会儿听到郑太太这样说,管家婆子也只能应是,刚要退下,郑太太又道:“你还是要亲自去和二弟妹说。”
张大太太心口这口血是真得要呕出来了,却也只能对管家婆子道:“去吧。”
管家婆子应是,也就匆匆地往张二太太房里去。等管家婆子走了,张大太太才对郑太太道:“那,这封信?”
“我写就是了,只是不晓得,二弟会不会回来。”郑太太当然晓得商号那边,也是一脑门子官司,但既然逼得张大太太给张二太太涨了月钱,那郑太太也就不愿意再就这事儿纠缠。
张大太太让人端来笔墨纸砚,在那看着郑太太提笔写信。
管家婆子到张二太太那边,把张大太太的话说了,张二太太不由诧异地看着管家婆子:“大嫂怎么会这样说?”
“二太太,我要是你,就要赶紧过去谢谢大太太,而不是在这说这样的话。”管家婆子这句话让张二太太的神色顿时变了,她拍一下桌子:“什么时候,奴才都能这样欺负我了?”
“娘。”玉珍急忙叫住张二太太,就对管家婆子道:“多谢了,劳烦你跑这么一趟,这给你拿去喝茶。”
婆子见了玉珍送过来的一把铜子,也只鼻子里面哼了一声,就转身离去。
“我的儿,你怎么说也是这家里的姑娘,瞧瞧,这日子,过成什么样子。”张二太太接过玉珍递来的茶喝了一口,这才对玉珍说。
“娘,爹爹不在家,也没人为我们撑腰。”玉珍提醒着张二太太,张二太太伸手抚摸女儿的脸:“我晓得,我怎么会不晓得的呢,只是瞧瞧玉燕,又瞧瞧你,这口气,堵得慌呢。”
“都说,在家做女儿,和出门做媳妇不一样,或许,我在这家里,过这样的日子,等出嫁做了人家媳妇,就不怕婆婆磨折了。”玉珍在那哄着张二太太,张二太太把女儿抱进怀中:“你这样乖巧的孩子,若你婆婆真好意思磨折你,我就拼了这条命,也要护住你。”
玉珍嗯了一声,父亲常年在外,听说,那边的姐姐,比自己还要大一岁呢,听说,那是被如珠似宝养大的,人人都疼她,如同这边的玉燕一样。而自己呢,只有一个母亲陪着,许多事情,也只能将就些了。
但这些话,玉珍不能对张二太太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就会引起张二太太落泪,而玉珍最不愿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