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是一脸懵懂的看着林安,似乎是有些难以理解刚才的话。
在这位太子殿下的心里,自己这位老师除了不能上天入地,就没有什么是他做不到的。
尤其是在学问方面,整个大唐就不会有人能比得过他。
不管是什么诗文古籍,还是诸子百家,老师说他不懂,李承乾压根就不信。
这些知识都装在老师的脑袋里,还需要温故知新吗?
毫不夸张的说,以老师的水平,哪怕是自己出一本古书都是轻而易举的。
可刚才老师却表示还需要认真的研读这些古典著作,这就让他怀疑老师这话里,是不是另有深意了。
林安看了看李承乾,似乎是察觉到他的疑惑,于是便说:“朝廷马上就要重新开启科举制度,到时候为师我也是要去参加考试的。”
“否则我这么一个可以带领大唐走向辉煌的人才不能够进入朝堂为国效力,那岂不是大唐的损失?”
“为师既然要考,那肯定是要选择最正统的进士科。”
“可是进士科十分的复杂,涵盖的知识面很广,除了诗词歌赋之外,还有很多知识。”
“你老师我呢,虽说是把那些古文典籍给研究的非常透彻了,但凡事都不能太过自信,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省的在阴沟里翻了船。”
听完了林安的解释,李承乾才算是明白过来。
老师准备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这个消息他倒是听自己的父皇说过一次。
虽说老师很厉害,但大唐的第一次科举还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单单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师心思之缜密,做事之严瑾,当真是绝无仅有。
想明白了这点,李承乾就把自己能想到的那些夸赞的词语,像是不要钱似的往外倒。
说着说着,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愣住了。
“哦对了,老师,学生差点忘记一件大事。”
“刚才我和五弟在来的路上就看到了城门口张贴了重开科举的告示,看样子朝廷已经开始行动了。”
李承乾的话虽然说的不是很确定,可实际上他说的是对的。
朝廷颁发的任何命令,都绕不开他这个东宫太子爷。
不过他也不能说的太肯定,否则容易引起老师的怀疑。
林安默默的点了点头,看样子自己没记错,朝廷确实是在这个时间点重开科举制度了。
果然历史还是按照正常的走向开始走了,自己起到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并没有改变历史的进程。
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算,顶多还有半个月就该到报名的时候。
想着,他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你的这个消息很及时啊,这样为师就能早点去报名了,否则后面报名的人多了,排都排不上队。”
得到了自己老师的肯定,李承乾心里很是得意。
当下笑着说;“老师,你需要学生做什么尽管吩咐,学生绝对给你办的漂漂亮亮。”
林安笑着摆了摆手:“这报名又不是去拼命,为师一个人足矣。”
“不过为师还是想要多问一嘴,难道你们兄弟几个就没人想要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吗?”
听到林安这话,李承乾和李治对视了一眼,全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林安会突然问这么个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想了想,李承乾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的笑了笑,“老师,学生是个什么水平你还不知道吗?”
“我还是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到时候得不到好的名次,白白丢人现眼。”
其实李承乾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的话,一定能得到个好名次,可惜,他是太子。
其他的几个兄弟又都是皇子。
他们这个身份真的是不适合去参加科举。
尤其是这二皇子李泰,那更是研究学问的老手,拿个前十名应该是没问题的。
至于老三嘛……就算了,这个白痴只会作诗,而且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还都欣赏不来,只能让他在家里自娱自乐了。
如果他们不是皇子的话,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改变人生的大好机会。
科举考试从一开始到现在,一共也没举办过几次。
毕竟隋朝后期局面如此的混乱,朝廷哪还有心思弄什么科举考试。
尤其是皇子,从来都没一个参加过科举。
毕竟身为皇子一出生就高人一等,根本就不需要走科举这条路。
更何况这是大唐的第一次科举,无论是朝廷还是父皇都会慎重对待。
李承乾他们这些人可不敢在这件事上瞎捣乱,即便是再好奇,再感兴趣,也不想惹父皇不高兴。
像是这种第一次开始的东西,往往都要做的最好,是要为后世做榜样的。
只要是第一次办好了,那么往下就可以以这第一次为标杆,依葫芦画瓢。
这要是第一次都办不好,那朝中的官员们会怎么看?大唐的百姓会怎么看?
再者说了,他们皇子参加科举,万一被发现了,那是要被天下的读书人诟病的。
这就好比是主办方的孩子去参加比赛,那这里面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