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这个“地主”留下。 家仁和礼哥儿明年春日要大考,必须留下。 家欢撑着酒楼生意,也要留下。 李老三要打理书院食堂,也得留下。 其余老弱妇孺都由李震生照看着,南下去泉州住一年。 包括温夫人和月牙儿,蕙娘和两个孩子。 甚至,刘嫂子为了刘扬的亲事,也要跟着走一趟…… 当晚,李家老少睡的都很迟。 李震生兄弟几个当然是要安排南下一事。 家仁和家义几个则是多年不见,躺在一个大炕上,说不完的话。 李老太、陶红英和赵玉茹更是一边做针线,一边商量给家义多做点儿好吃的。 而佳音也忙着列单子。 自出生起,她就几乎没同奶奶分开过。 这次不只奶奶,娘亲和伯娘、嫂子们也都要一起远行。 她自然不放心,衣食住行,恨不得样样都照应到才好…… 第二日,李家所有人都起晚了,吃过早饭,已经日上三竿了。 家仁和家义带着礼哥儿和猫哥儿,穿戴一新,辞别了家里人要进城。 昨晚,卢综的帖子就送了过来,邀请他们去到府上小聚。 家义在牢里没受一点苦,得了那牢头不少方便。 而牢头儿就是卢综的人脉,无论如何,李家都要去好好感谢一番。 所以,家仁昨晚就跟家里说了。 今日不但带了家义一起去卢家,还带了厚礼。 除了文房四宝等常用之物,还有老太太、陶红英和赵玉茹一起给卢综缝制的一件熊皮披风。 这些东西不见得多好,却样样透着李家的心意。 前一阵子,佳音被圈在家里,闲着无事,又看不过哥哥们出门拿着书要拎着笨拙的竹编箱子。 于是,她就带着嬷嬷丫鬟们,做了不少牛皮的男士拎包。 款式大方,容量大,防雨防尘,还可以斜挎。 家里老少爷们儿,从李震生到温先生,还有家仁几兄弟,统统有份儿。 大伙儿拿到之后,都是特别喜欢。 尤其是温先生,他是习惯手不离书的人,偶尔还要把衙门的卷宗拿回家继续看。 碰到雨雪天气,生怕书本被打湿,他都要解开披风把书箱裹起来。 如今有了这个方方正正的牛皮拎包,可是再不用这般狼狈了。 家仁兄弟也是爱不释手。 家仁和礼哥儿自然要放书本,猫哥儿就放他喜爱的吃食和方便随手记录的纸笔,当然银子之类的小东西也不用塞荷包,挂在腰上那么累赘了。 如今一个牛皮包,全都搞定了。 今日,佳音听说聚会里还有贾旭、郭文浩、智敏和修杰,家里送礼给卢综,倒是不好让他们看着。 于是,她把剩下几个拎包拿出来,索性让哥哥们带去,人人有份儿,图个热闹周全。 按理说,女子的针线是不能送外人。 但她才十岁,还算不得大姑娘。 而且郭文浩、智敏和修杰等人都是自小相识,通家之好,倒也不用太忌讳。 原本家仁几兄弟背着这样的牛皮包,卢综等人就羡慕的不成,但不好开口讨要。 如今,他们突然就心愿得偿了,自然是一万个高兴啊! 特别是郭文浩,当时就把身上的小东西都放进去了,小厮要帮忙拎着,他都舍不得…… 卢综是武将之家出身,又听说家义天生神力,自然要比试一番。 果然,不“打”不相识,两人迅速熟悉起来,玩了一日,居然好像相识许久一般…… 待得日头西斜,众人分开时候,又约好明日去一个卢家老兵开的铁匠铺子看武器。 男子天性喜武,哪有对武器不感兴趣的。 于是,睡了一晚,李家兄弟几个又出家门了…… 一连三五日,小子们都玩疯了,根本抓不到影子。 李老太欢喜孙儿们凑一起热闹亲近,但还是笑骂,“这些臭小子,放出去就抓不回来了。” 正好陶红英也要进城,就笑道:“娘也和我一起出去走走,散散心?” 李老太赶紧摆手,“我可不去,你赶紧去吧。回来的时候,记得去城南买几只烧鸡,家义喜欢吃。” “知道了,娘!” 陶红英笑着应了,提起织金的披风,扶着林嬷嬷的手,上了马车。 先前刘夫人娘家有事的时候,她出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