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又卫生,这么好的优良传统,怎么就失传了呢?
也有让周永不习惯的,那就是面前的条桌太矮,又没有板凳,只有一个铺垫,客人们都跪坐着,这让周永很不舒服。他还是习惯于高桌子、低板凳的就餐方式,这种矮桌跪坐的方式,还是早早丢弃的好。
最不喜欢的还是这个时候的酒,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的,不仅度数低,而且浑浊,口感极差。周永虽然喝过许多次了,还是无法适应,总想着有时间了首先就要酿出美酒。
不知什么时候,宴会的议题谈到了当前的黄巾之乱,人们当然众口一辞地大骂十常侍,把黄巾之乱完全归咎于太监专权,说得激动处,更是群情激愤,恨不得把这些太监千刀万剐,仿佛只要杀了十常侍,天下就太平了。
“周永大人,十常侍专权祸国,激起黄巾之乱,致使生灵涂炭。众人皆以为只要杀了十常侍,天下即可平定,周永大人以为然否?”
就在周永埋头吃喝的时候,王允则一直在注意着周永。他发现从周永进到宴会厅,除了与大家寒暄打哈哈,周永没有说一句正经话。见大家说到了黄巾之乱,就有意把话题引导了十常侍身上,然后找了个机会,点名问周永。
“哦……”
周永抬起头来,扫视了众人一眼,发现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瞬间明白了王允的用意。他这是在逼自己与太监们划清界线,无论自己在这里说了什么,明天肯定会成为大家议论的中心。不是成为太监们的敌人,就会成为朝臣们的敌人,反正自己两头不讨好。
这王允够阴险的啊,可不能让你当枪使!周永的大脑迅速旋转起来,黄巾起事总得有个替罪羊,由谁来当这个替罪羊才能
既不得罪太监,又不得罪朝臣,甚至连皇上也高兴呢。周永想了一会,心中有了主意。
“各位大人,以在下的愚见,自光和年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水灾、蝗灾连年发生,农田颗粒无收,百姓入不敷出,致使流民遍地,百姓流离失所。再加上瘟疫流行,这才让张角有可趁之机,蛊惑流民群起而闹事。只要消灭了邪恶之徒张角,安顿好流离失所的难民,黄巾之乱即刻可平。”
好不容易说完了这么一大段,周永连忙喝了一口酒,我容易吗我?赶快安慰一下那颗受到惊吓的心脏。好家伙,这可不是好玩的,惹怒了谁自己都讨不到好,真不容易啊。以后少跟这帮阴谋家打交道,千万别被他们卖了。
“呵呵,周永大人真是高见。照周永大人这么说,只要是消灭了张角,黄巾之乱即刻可平。可是平定黄巾之乱以后,天下就太平了吗?”
王允见周永说了半天,竟然把黄巾之乱的责任推到老天爷的身上去了,不知道他是真是怪老天爷,还是有意回避这个敏感话题。不管怎么说,今天一定要周永在宦官和朝臣之间作出选择。
周永当然明白王允的用意,他知道自己现在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王允看重自己的,无非是强悍的武力,他这是想把自己拉进他的阵营。如果自己站在太监一边,或者是表现出圆滑,肯定会让王允和这帮文士们瞧不起,不如顺着自己的话题说下去。
“现在的农业生产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更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我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小米、高粱等,都是旱地作物。这些作物大量消耗土地肥力,不宜在同一快土地上连续种植,通常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土地利用率低,而且产量也不高,投入一石小麦的种子,只能收回四石的小麦。如果遇到天灾,就会欠收,就会有人起来鼓动闹事。就是消灭了张角,还会有李角、王角,只要天下还有饿死的流民,天下不会有绝对的太平。
“哦……”
王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在他的世界观里,只要君王有德,大臣们勤政,天下就会太平。反之,君王失德,大臣们怠政,天下才会动荡。而君王失德,往往是那些太监、或者是奸臣所误,只要是清除
了这些太监、奸臣,天下又回重归太平。
“照周永大人这么说,那天下将永无宁日啰?”
周永摇了摇头,脸色和心情一样沉重。这就是认识的差距。王允所要的太平,是要天下百姓当牛作马,忍饥挨饿,无条件的服从朝廷的统治。而周永的意思,恰恰与此相反。
“要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必需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衣物,让天下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做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百姓还会起来闹事吗?”
直到这时,王允才认真思考周永说的话,觉得周永说得很有道理。开始他还怀疑周永是在回避指责太监,不敢得罪太监,现在看来,周永还真的是这个想法,不由得好奇起来。
“周永大人,如何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呢?”
周永这时才露出了一丝笑意,终于把王允的话题扭转过来了。作为一个现代人,虽然不是农业专家,但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多少也知道一些,忽悠这样古代人应该没有问题。
“这就要动员全国的力量,大家都来开动脑筋想办法。比如兴修水利,选育良种,改革农具,精耕细作、合理施肥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