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开局第一句问的是老太太好,第二句就是件大事
‘我打听到今年国内招手第一届少年班,三月份开了班,知道得有点晚了’
人用了一页信纸才写明白了,就是顶顶有名的一所学校今年在全国招收聪明的青少年。
要进少年班有年轻限制,最高不能超过15岁,最低是12岁开始。
能进少年班的话,就相当于读大学了,孩子未来查不到哪里去。
家里头能挨着边的就一个于磊。
今年是没指望了,但明年还招收,她觉得成不成都该试一试。
自家孩子总是最好的,牛桂枝觉得外甥聪明着呢。
人又说到了京都以后才知道本地学生四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了,海岛接触英语那都得等到初一,这差距真是大了去了
她打听过,要考政治语文和英语,难度跟高考差不多,科技大学统一出的初试题目。
绕了一个大圈子跟家里人说清楚好赖,牛桂枝才点出了自个的想法。
‘要是家里头愿意,把于磊送来京都我教他。’
秦淑芬诧异问,“那磊磊就不上初中啦?”
信里头也是这个意思,孩子要是想攻少年班,那可就得休学了。
事儿不小,众人下意识看向牛翠兰,才发现人含着泪呢。
要不是一家人,谁能冒着日后被埋怨的风险给自己揽了个超级大活。
人稳了稳心神,跟老太太商量着。
大地方确实好多了。
就全国招生的事儿,要不是牛桂枝来信提了,普通人哪有法子知道这种好事。
牛翠兰琢磨着中考早就考,考上了就休学一年,叫孩子去京都找小姨去。
“磊磊,你去了钥匙不听小姨的话,我我抽死你。”
都是至亲至爱的长辈,于磊对要去京都也不犯怵,还眨巴眼期待着京都该有多好玩啊。
牛翠兰提着巴掌就过来了,她现在满腔全是对妹妹的感激,听不得儿子这些话。
牛建国听见‘京都’两个字眼神写满了渴望。
然而,大人余光都不带朝这边瞥一下的。
大人刚才说有年龄限制的事小破孩是一听就忘,这会光顾伤心了。
大妞一边安慰他,“没事啊,等你厉害了人家就正眼儿看你了!”
牛建国觉得这句话听着不怎么像安慰人的,可瞧着大妞一脸的真诚更是郁闷了。
比成绩的话,那也是大妞强点。
小破孩到墙角琢磨自己有啥能耐去了。
姚红霞和秦淑芬搁一旁唏嘘。
孩子还那么小呢,虽说是跟自家小姨在一块,可身边没妈没爸,去的还是个陌生地方,大人都不一定能适应,更别提孩子了。
这婆婆和小姑子心也是大,不说先想几天,直接就开始讨论了。
两人自个在门槛边嘀咕,刚好瞧见队上一小媳妇招手。
妯娌两走过去时还以为是借个东西或者说些闲话,却被拉到了秋玲的家里,里头都是女人。
都知道牛桂枝来了信,众人难免问问啥事啊。
因为是好事,证明老牛家能耐了,妯娌两没有隐瞒,听得众人又是一阵羡慕。
有个老婶子开了口,“淑芬,红霞,今儿这么多人站这就是商量着每家每户出钱,咱们买船去。”
妯娌两莫名其妙
秦淑芬说:“我婆婆不是答应买船了么。”
众人眼神灼灼,就是徐老太答应了才敢动这个心思呢。
有个女知青主动说了计划,“队上一百多户社员,每一户出十块钱,我看就够下订金的,回头订金送到船厂,队上不答应也不成。”
动员社员们买船是知青们大力支持的。
都是年轻人本来就好动,觉得社员们追求进步都是好样的。
知青们最近听说城里头又要招工人,那些不用下乡的城市青年可真是太幸运了。
如今能进镇子的工厂瞧着都比知青们强些。
也就是给社员们谋划买船的事叫知青们感觉又有了用武之地。
秦淑芬和姚红霞怕婆婆,劝还是跟老太太商量商量,别瞒着。
有个婶子幽幽的看着她们两,“不是你们老牛家追求好日子,谁都想进步呢。”
妯娌两就不好再说啥,也不打头阵。
家家户户都没到动不动就拿出十块钱的地步,还有得等呢。
回去时领头的知青还叫先别和老太太说,等集齐钱了把那一垒钱放老太太面前,让她也看看社员们的信念。
荒屋这会差不多说完话了,正给老李家带话。
又提着于磊割包皮,小升初考试也是这个月,考完试立马带去割了。
人家医生说了,留着没什么好处,但是割了往后对媳妇好,能叫女人少生病。
小破孩不知道羞,特别敞亮的跟着听。
还说到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
孩子们眼神又亮了,求泄题好过个快乐的暑假,连带着成绩最好的大妞都期待能听出个一二三四来。
毛都没有
老师们已经出好题目了,公社教育站的领导审核过以后就能油墨印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