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207章:1915(下)

第207章:1915(下)(1 / 2)

1915年6月5日,奥匈帝国对意大利宣战,1战正式进入白热化,双方在边境和海上迅速爆发了1系列的战斗,奥匈帝国将之称为“6月行动”。

在这其中最具价值的便是威尼斯海战,奥匈帝国在这次还战争运用了多种飞行器和舰艇,对威尼斯军港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击,重伤了意大利的“加富尔伯爵”号无畏舰,击沉了3艘前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以及多艘巡洋舰,震惊了世界。

而后,7月,奥匈帝国潜艇击沉了意大利的“海军上将圣邦”号前无畏舰,使其成为第1艘被潜艇击沉的不在港内的战列舰。

1时间,潜艇恐惧症在各国海军中蔓延,与此同时,奥匈帝国的潜艇部队在地中海中4意横行,威胁协约国的补给线。

虽说参战的英、法、德等国都是世界上1流的工业强国,但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当中,随着人力的海量损失以及动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战各国大量的包括熟练工人在内的精壮劳力,皆被6续征募投入到了前线,严重的影响了后方的生产。

再加之战火对物资的吞噬速度实在惊人,让这场战争最终的走势,在很大层面上将取决于交战双方各自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补血。

也正因如此,中国和美国的重要性在开战后的1年越发的显露,但中美两国依然保持着中立身份,开展了广泛的中立贸易,而在中美身后,巴西等国家也开始追随中美的脚步开始了中立贸易。

但正如美国著名史学家w·米利斯所说,“公正地说,在某种意义上美国是在1915年年中卷入欧战的。在本质上我们是战争复杂机器的1部分。我们的经济力量是整个地支持其中1方的,并且我们在思想感情上和政策上都不再是中立的了。”

从美国的本意来讲,他们希望能够1直向交战的两方都提供军需物资,保持中立。但是由于英国掌握制海权,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因此美国不关心德国的反对和抗议,就只向协约国提供军需,成为了协约国的兵工厂和仓库。

与协约国贸易的商人可以不必担心同盟国的威胁,但同中欧有着贸易往来的美国商人却要面临着来自协约国的各种风险。

同时,美国人也担心协约国战败而导致己方的贷款收不回来,这也就使得美国更加靠拢协约国。

但美国从自我利益出发,又必须保持中立,必须抵抗来自协约国的吸引力,但不可避免的,美国还是更加靠近协约国。

而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中国身上,中国与英德的关系都不错,并不像美国那样孤立,这既为中国带来了两条商路,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双倍的压力。

德国从未放弃让中国参战的想法,尤其是1915年以来同盟国屡次获得战术胜利,这更为德国带来了信心;而中国的经济又与英国存在较大的绑定,使得中国不能站在英国的对立面。

开战之后,中国在开展中立贸易的同时,也在避免刺激英国,而英国也在努力拉拢中国,双方在开战之后便进行了1系列的互动,中国削减了在高原和西南方向的6军数量,海军的巡航也暂停了,南洋海军原本驻扎在岘港的装甲巡洋舰也撤到了3亚。

但与此同时,中国也要求皇家海军限定作战范围,禁止新主力舰越过新加坡。

另外,中国的商船在欧洲航行时遭遇的协约国海军盘查也减少了,协约国对于中国与同盟国的贸易选择了漠视,只要中国不输入1些重武器,英法也懒得管。

英国对中国开始采取更进1步的怀柔政策,以避免刺激中国加入同盟国,而对英国的亚洲殖民地造成威胁。

除了军事和外交压力下降,大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因为战争,欧洲各国甚至是美国,都把注意力和物资供应倾力的集中到了欧洲方向,所以向中国以及其他东方地区的商品输出急剧减少,这等同于替中国的企业扫除了在这1地区内的市场竞争。

仅开战后的1年,国内市场的国货占比飙升,并且从此站稳了脚跟,即便是在战后,大多数进口商品都再难恢复往日的份额,而暹罗,日本的市场也大多如此,至于各国的东方殖民地市场也在短时间内被中国商品统治,只不过战后也都不同程度的回到了宗主国的手中。

同时,对印度、阿拉伯、南美和非洲的贸易量也有所上升。

但给中国经济带来真正的巨大促进的,还是来自欧洲的海量订单。

在欧洲,战争似乎让任何物资都变得匮乏,人们好像也觉得什么东西都需要进口,工业产品自然不必多说,同盟国还特别缺少食品和药品。

不同于美国的托拉斯式垄断,中国实行国家垄断主义,广泛而深入的干预国民经济,这也为中国的商品提高了竞争力,但这也极其考验国家的行政能力,中国地广人众,在和平时期想全面促进和铺开经济发展,需要国家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投入来进行推动。

因此,在战前的1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国会开始要求放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引起了国内广泛的关注。

但开战之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1定的缓解,有了这么强烈的盈利刺激从外部而来

最新小说: 回到古代当皇子 家祖左宗棠 无双皇太子 史上第一狠帝 寒门太子爷 大明假太监:皇帝竟是女儿身!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元璋上门求医 天命小郎君 最强兵王闯三国 我在大明当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