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92章:基层治理

第92章:基层治理(1 / 2)

4月2日上午,繁杂的战果清点工作终于做好了。

本次武汉之战,起义新军达1600余人,投降被俘新军达3200人,被俘旧式军队达6300人,其余还有不低于5千人的新旧军流窜出武汉,下落不明。

物资方面主要是军火,共和军在战场及汉阳兵工厂内共缴获各式步枪4万支,其中十4式步枪接近1半,剩下的就是万国造,马克沁重机枪和加特林手摇机关枪4十8挺,75十4年式炮21门,各式120、150克虏伯、阿姆斯特朗大炮67门,缴获的弹药杂乱难以统计。

这些外国大炮主要是在3镇的城头上缴获的,而国产的75炮大半是在龟山炮兵阵地重缴获的,少部分是兵工厂内生产还未来得及投入使用的。

在战场上,这些布置在城墙附近的重炮根本来不及运作,反倒是那些布置完善的75炮阵地给共和军带来了大麻烦。

在清点战果的同时,阵亡伤残的抚恤也没有拉下,共和军在本次战斗中共投入教导总队1支,甲种师1支,乙种师两支,其中第2十、十8师战斗任务轻松,两部阵亡人数为18人,98受伤。

而正面作战的教导总队和第9师的伤亡就要大得多,两部共45万人,阵亡438人,各级残疾963人,对于这些伤亡将士,共和军的抚恤力度是很大的,除了1次性抚恤金和每年的固定抚恤金,还有对阵亡将士妻儿的政策优待,在工作、住房和教育医疗方面有着全覆盖的优待,同时还会有军人协会监督实施。

在各项事宜处理的差不多之后,左念微开始整编清军部队,准备组建1支乙等师,这支部队骨干由起义新军和各师抽调军官、士官组成,从投降和被俘的清军中遴选3千人补充,其中包括1千战斗部和两千工兵、辎重等,再从后备纵队中抽调3千人编入其中,最后就地招募3千人,组成湖北暂1师,师长黎元洪。

而蓝天蔚、吴禄贞等人则被左念微收进教导总队,让他们在里面好好锻炼锻炼。

不过话说回来,另1个时空的6士的中国3杰和北洋士官3杰已经有1半在自己的麾下了,这搞得左念微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名将收集癖了。

浙江的蒋百里去年考入江宁6军士官学校,现在在教导总队参谋部里,蓝天蔚、吴禄贞也进了教导总队,现在就剩下湖南的蔡锷、张孝准和直隶的张绍曾,张绍曾什么情况左念微不清楚,不过蔡锷和张孝准的消息左念微是知道了。

4月16日,湖南传来消息,第8师已经攻克长沙,毙敌5千,俘虏1万3。

第8师是西征军中唯2的甲种师,前身是楚军江南右翼和湘字练军,和第9师1样,第8师军中湖南人居多,师长岑惟方是岳阳人,本次主攻湖南就交给了第8师,第十7、2十2、2十4师辅助。

4月12日,第8师开始进攻长沙,湖南没什么新军,战斗力有限,再加上左家是湖南出身,占领长沙倒是不难,军事占领整个湖南也就是跑马圈地而已,只是后续的行政班子在这里束手束脚起来,被当地的乡绅搞得苦不堪言。

谈到基层治理,这确实是1个大问题,做起来也相当麻烦,巡阅府在东南6省搞了5年才搞出来1个基本体系。

这个体系是左念微提出的,然后有下乡的中华党同志们和基层官员们补充整理而来,其根源就是另1个时空我党在晋察冀边区的基层政策。

在基层治理上,中国几千年来都基本做不到皇权下乡,政府沉不下去,只能依靠乡绅,在多种影响因素下,广大基层百姓的政治性格特点可以简化为3句话——“冷漠”、“封闭排外”和“对现有政权充满畏惧”。

面对这种问题,左念微选择走1条与西方和日本都不1样的路线,其骨干是中华党党员,协助者为政府官吏和乡绅,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建立基层政权。

这套流程的第1步是利用政府威慑力和枪杆子,与旧乡绅建立合作,跟村民们多见上几次面。

至于这些乡绅是否与中华党1条心,那根本不重要,我们只需要他们把村民们召集起来,好让中华党党员们跟村民见上面,熟悉熟悉。

这就像是我党当时宣传抗日1样,如果让从未跟老百姓见过面的同志1家1家的,1个1个的宣传,劝老百姓参加抗日组织,老百姓会是什么反应?

“你是谁,你想干什么?你再不走,我就报告村长啦。”

如此种种,这是天然的反应,老百姓没见过你,听不懂你说话,自然就不相信你,所以这样的行为不容易融入群众,对基层治理自然也无从下手。

因此,这就需要转变思路:

如果我们直接找村长,让村长敲锣召集全村人开会,然后让党员干部上去讲话,介绍参加群众组织的好处和意义,告诉他们只要报名就能参加。

来者不拒,有多少来多少,开拓时期,首先要把量做起来,放手扩大群众组织,用人方面要无所顾忌。

投机分子也好,异己分子也罢,只要可以利用,就大胆利用,地主土豪,流氓地痞,有1个算1个,在最初截断,群众运动和组织的范围越大越好,人数越多越好。

只有这样才

最新小说: 将北伐进行到底 北齐不被骑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大秦皇子:退婚王妃后悔了,还帮我纳妾! 天子宁有种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