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兵力也十分有限,北部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平壤,而日本第1军3万余人分别在安州、熙川等清川江边的重镇驻守。
其他地方的部队其实都还是原来朝鲜的官军,这些人说白了都是墙头草,谁强跟谁。
10月30号,南洋海军掩护两艘运兵船,乙型7、丙型3,运载2500人向铁山方向行进,配合楚军收复铁山。
11月2号,由于日军的防守策略,清川江以北的许多非重要城镇都被主动放弃了,南洋6军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喜迎王师”,但左念微心里很清楚,日本这是在收缩力量。
11月3号,左念微令第1混成旅沿清川江左岸向院里、军隅里攻进,断敌退路。
然后以第1师为主攻,对当面之敌展开攻击。
此时聚集在安州的日军主要有野津道贯的第5师团和新建的第9、十联队。
第5师团撤的及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在从两支联队中抽调兵力后,又恢复了编制。
按照计划,第1师首要目标为日军的两支联队,之后才是第5师团。总体力争在清川江南北地区歼灭主要敌人。
11月4日黄昏,第1师发起攻击,炮兵部队对安州城展开炮击。
但日军也没有指望这1座古典城池可以提供什么帮助,更何况这还是朝鲜的城池,有同儿戏。
5日徬晚,增援的南洋马队在云山附近遭遇日军骑兵部队,成功歼灭数量有限的日军骑兵。
6日,第1混成旅沿清川江左岸攻击前进,成功占领院里地区,对西线日军侧后构成威胁。
安州的防御体系并不出众,整体城池都是由夯土和青砖构成,城外按照地形布置了战壕、炮兵阵地等。
日军在这里原本也是没有什么防御工事的,但出于对南洋的担心,日军还是在清川江1线做了1定的布置,而这个进度随着10月初战事不顺而大大加快,每天都有大量的朝鲜民众被驱赶到阵地上修建工事,在这1个月里,至少已经有1千4百人因为饥饿和寒冷而死亡。
虽然日军在阵地上修建了大量的散兵坑和完整战壕,但由于日军缺乏重机枪,所以堑壕并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初步观察了日军的防线之后,左念微还是决定以正面佯攻、左侧配合内河舰队进行攻击。
11月6号,南洋6军向日军第1道防线发动攻击。
11月6号晚上6点,担任主攻的第1团突进至第3道防线,迎头撞上从后方前来支援的第9联队,在激战半个小时后,日军大多都是新兵,在夜晚战力不佳,只得退往城内。
11月7号,第1混成旅与熙川地区的第3师团先遣队爆发战斗,成功挡住了这支试图增援安州的日军。
11月7号,双方爆发了1场简短的巷战,而朝鲜官军率领民众发动起义,但5百官军和3千义民被23个日军击溃,4散奔逃。
但这也为南洋入城制造了机会,安州城的城门和周围城墙已经被赶来支援的内河舰队舰炮轰烂,漏了1个大口子。
11月7号下午3点,第1师第2团向安州官衙进发,野津道贯在销毁1定的文件之后,率领残兵突围,向平壤奔去。
下午5点,左念微走进来安州日军的大本营,安州官衙。
而这里面的官吏豪绅,左念微也按照是否帮助日军和帮助程度为标准,各判了不同程度的刑法,其中不少枪毙和砍头,以威慑安州人心。
他们如何剥削朝鲜百姓,左念微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名义去管辖,但他们帮助倭寇,那就归左念微管了。
“占领安州之后,第1师就留驻安州,由楚军来接替熙川防线的战斗。”
左念微在攻克安州之后,就对战斗安排做出了调整,南洋6军的功劳已经足够多了,也够疲惫了,该匀1点给楚军了。
亲兄弟,明算账,左念微总归是要接手楚军的,有着左宗棠长孙的身份,在名义上控制楚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运作上,左念微想要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就要做到赏罚公平,给他们1个盼头。
“此外,本次战斗也暴露出来内河炮舰的不足,这些蚊炮船作为临时的炮舰还是有点勉强,此前由江南造船厂改造的内河炮舰应当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等攻打平壤时就可以进行试验了。”
朝鲜的重要城镇大多依水而建,尤其是平壤和汉城,1个靠着大同江,1个靠着汉江。
所以南洋海军在7月份开战之前就向江南造船厂订购了1批内河炮舰,由南洋航运公司的商船为基础,吨位1200吨,吃水23米,航速9节,加装简易装甲,并且安装4门120榴弹炮和1门240重型榴弹炮,以及6门47哈奇开斯机关炮。
“待各部就位,我们在安州进行1次调整。”左念微在整理了日军的情报之后,对朝鲜的驻军基本有了了解。
驻守平壤的主要是日本第2军的第1师团和两个后备大队,与残余的第5师团合兵后,兵力高达2万2千人,指挥官为大山岩。
而山县有朋则被战时大本营召回,暂时调在后方的汉城挂职,前线指挥权全部交给野津道贯。
但随着野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