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年轻人仅是微微一靠近赵云,他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酒气。
他的额头大而白,两只手瘦且细长,如同鸡爪。
皮肤还泛着一种不健康的苍白光泽。
有种病入膏肓的感觉。
可偏偏他双目又炯炯有神,带着十足的精气神儿。
只初一相视,便令赵云感觉此人不凡。
张居正拍了拍青年人的肩膀,介绍道:
“主公,此人乃是颍川郭嘉郭奉孝。”
“我也是在来投您半路之时逢着的。”
“与他初一攀谈,便知他胸有大才。”
“是以白圭斗胆请缨,请主公将他纳入麾下。”
郭嘉猛一摆手,嬉笑道:
“喂,老头子你可别拿我来打趣。”
“我不过一山野俗夫罢了,哪有什么大才?”
“你可别坑害了你家主公。”
他这人就是这样。
初见张居正时,一口一个老先生。
待稍微与他有有几分熟悉以后,便老头老头的叫了。
“原来是颍川郭奉孝,久仰了。”
赵云朝郭嘉拱手道。
郭嘉一愣,暗想自己此前一直隐居于山林,名号压根儿就没有打响。
按理说他应该不识得自己才对。
莫非就因为张居正说了一声自己是贤才,他就对自己敬重至此?
那这
赵云的礼贤下士之礼怕是无人可望其项背了。
“待我再试他一试。”
郭嘉可没那么容易认定自己的明主。
乃打了个哈哈,笑道:
“阁下怕是连我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吧?”
“怎么就久仰了?”
赵云肯定不会说因为他后世成名,而是抱腕道:
“无论是荀彧先生,还是贾诩先生都对足下赞誉有加。”
“是以云相信足下定是大才。”
郭嘉微一挑眉,眯了一下眼睛。
“原来文若已投身至足下身边了。”
当听到荀彧已为赵云效力时,郭嘉打心底里就已经有八成的投效之意了。
不为别的。
只因他百分之一百的相信荀彧的眼光。
并且他们两个是非常好的朋友。
郭嘉是绝对不愿意和荀彧为敌的,更不想和他在战场上兵刃相见。
但郭嘉也绝对不会马上说要投靠赵云。
否则自己就失了气节。
他话锋一转,挠挠头,自言自语道:
“贾诩那老狐狸,还想拉我一起下水。”
“看来他又找了根救命稻草”
赵云眼见郭嘉无礼,倒也不恼。
而是笑道:
“此间不是说话地界,我军营就在前方。”
“正摆着宴席,不如随我一同去吃杯酒吧?”
郭嘉
闻得此言,顿时喜上眉梢。
“好好好,阁下可真是个爽快人。”
“我郭奉孝交你这个朋友了。”
三人一同回到军营。
郭嘉方进大营,便见着了赵云的军阵。
旗帜鲜明,枪刀森布。
严整有威,傲立如松。
“真可战之兵也。”
郭嘉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赵云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不发一言地请郭嘉和张居正一同入营饮酒。
一经入席,便请上座。
色恭礼至,未有丝毫怠慢。
与袁绍前后之对比,成天差地壤之别。
赵云知道郭嘉只想要一个礼待,便单独命人为他们两个摆一宴席。
对立而坐,共饮酒宴。
“闻得足下腹有包藏宇宙之机谋,云愿洗耳恭听。”
赵云为郭嘉敬一杯酒,虚心请教道。
郭嘉暗自点头。
他在袁绍处时,还得靠逢纪主动为他举荐。
袁绍才肯象征性地问一下自己。
自己说了计谋,他还固执不听。
而赵云却一上来就主动向自己请教。
这不就是每一个谋士最喜闻乐见的事吗?
“袁绍四世三公,在渤海素有人望,此实难图也。”
“是以只宜联合,不宜为敌。”
“并州张扬,庸碌之辈。”
“此一路明公当先取之
。”
“随后联合曹操,共击袁术,以制淮、泗二水。”
郭嘉顿了顿,忽然又道:
“北海孔融向来心怀汉室,明公若是以一封诏书征召他入京为官。”
“其必欣然来投。”
“届时明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北海。”
“此乃孙子所云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赵云闻言大喜,握住郭嘉的手道:
“昔日荀文若亦以此言说我。”
“如今奉孝之言,与文若之言无出其二。”
“可见英雄之所见略同也。”
郭嘉见着赵云如此模样,心中投诚之心,已然揭了。
随后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如此,在下也愿闻明公之志。”
他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