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江顺将今日圣上召自己进宫以及李隆基封自己为渤海都督同时还讲李隆基的打算详细的讲述了一遍,姚崇听罢对安江顺说到:“安郎,此去渤海危险重重,要压制靺鞨人必会和渤海郡王大祚荣甚至高句丽对上,为师只有一句建言,三年屯兵练兵两年攻伐。”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至于你所提地方官员,为师会找人去你麾下报道,你且先回家等候。”
“老师恩德,学生定当铭记在心。”
“你是为师关门弟子,为师若是不帮你还会有谁帮你。”姚崇轻轻笑了,他又对安江顺说到:“你若是要在关内招兵尽量招募没无家之壮丁,又或者按照我朝军户制度招募一些愿意举家迁往渤海之人,如此才能让我大唐人在北方尽快占据优势。”
蚕食,姚崇一来就给安江顺提出了蚕食策略,除了移民一些汉人到渤海外,还有尽量招募单身将士待到渤海后让这些将士取当地女子以此尽快融入渤海树起归属感,安江顺便能得到一批对渤海有归属感的精锐边军,同时呢,取走那些少数民族女子也能一定程度上削弱靺鞨人契丹人整体新生幼儿数量已达到削弱靺鞨人的目的。
从姚府中出来,安江顺不由得感叹到不愧是一个时代的精英老狐狸,姚崇他们虽然没有安江顺的现代学识,但就凭其数十年阅历和从政经验也能将安江顺甩一大截,想到许多安江顺想不到的地方。
不得不说姚崇提出的计划很有前途,或许几年时间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就会发现,渤海地区已经全是汉人,只要安江顺能保证治下百姓有饭吃,没有现代娱乐设施的古代人生气孩子来那可不得了,三年两个就跟玩儿似的。
从姚崇家出来,安
江顺又去了程野家里邀请程野去都督府做兵曹参军,程野当即答应,他可不会觉得给自己结拜兄弟当部下会丢了面子,反而还会觉得这是安江顺信任自己的表现。
得到程野肯定的回复,安江顺心又放下了一半,有程野的加盟自己在渤海也能得到程国公一系的帮助,这对他建设渤海有极大的好处,回到自己家中,安江顺直接来到书房让所有人不得打扰自己,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构思未来的计划,尤其是当下最紧要的人才招募计划,普通士卒暂时不用考虑,他需要考虑的读书人还有铁匠、木匠、石匠等工匠。
第二天,安江顺在长安东市布告栏张贴出了渤海都督府招募工匠的布告,熟练铁匠每个月两贯铜钱,只要与渤海都督府签订协约就可以得到安家费十贯铜钱名额有限有意者速来报名。
渤海都督府的布告在东市乃至长安的工匠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所有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致,虽然要远去北方但是酬劳非常高,一些家境不好的工匠立刻就切了安江顺设置在东市内部的报名点,有李隆基圣旨以及兵部命令,东市令穆代非常积极的跟在安江顺身后帮助安江顺招募工匠,同时安江顺通过兵部以及京兆府在长安各大城门口张贴出招兵布告,这一次安江顺自主招募士兵也是李隆基对大唐兵制改革的一个试验,以往的府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国情,自李隆基登基以来就一直在思考府兵制改革,而边军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大唐边军虽然大量是招募而来,但是军户制度才是边军的基础,李隆基有心全面实行募兵制,但是朝野中反对声不少,尤其是五姓官员是坚决反对实行募兵制,他们担心一旦实
行募兵制会让皇室的力量急剧增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此次渤海都督府完全以募兵制为基础就是李隆基的又一次实验,如果安江顺能够成功并且牢牢控制渤海以及周边地区,李隆基就会立刻下定决心全面实行募兵制。
安江顺的人才招募一连进行了五天时间,招募到熟练铁匠三十余人,其余工匠共计一百人,同时也招募到几个仰慕安江顺的寒门士子也算是让安江顺手中有几个可用的人,至少当个记录员还是没有问题的吧,在基层经过锻炼可以担任一些基层官员。
“二哥,我们招募有多少士卒了?”
“只有三千余人,这京城附近就算是平民百姓也是看不起北方边疆苦寒之地,若不是因为你在百姓心中有些威望,我们可能这三千人都招募不到。”程野有些忧心忡忡,他们的招兵计划并不顺利,原计划在长安以及周边县招募至少六千士卒的,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只达到了一半目标,这可有些打击程野了。
安江顺倒是觉得没有什么,这其实也是他一开始就预料到的情况,毕竟京城百姓要不是过惯了好日子,要不然就是觉得他们作为京城人比外地要高人一等,虽然一些百姓很乐意参军也愿意追随安江顺,但是提到要去渤海这样的苦寒之地立刻不少人就不愿意了,还是很少有人愿意舍去京城的繁华,目前招募到的三千人大部分都是没有家人的孤儿或者家境贫穷这才选择去渤海当兵,毕竟安江顺可是开出了五贯铜钱的安家费,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已经招募的兵员我们可以兵部解决粮草问题,一个月后我们正式出发,五天后所有士卒要进行初期训练,我可不想带着一群民夫就这样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