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那旮旯地儿,老王头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不是因为他家有多少亩地,也不是因为他家祖传的金元宝,而是因为他有一手绝活儿——捉鬼。没错,你没听错,就是捉鬼!
老王头六十有五,瘦高个儿,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妖魔鬼怪。他一年四季都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腰间别着个锈迹斑斑的铜葫芦,走起路来轻飘飘的,仿佛脚底生风。村里人都说,老王头身上带着仙气儿,妖魔鬼怪见了都得绕道走。
这天傍晚,夕阳西下,老王头刚从田里回来,还没进家门呢,就被李大婶给拦住了。李大婶一脸焦急,手里还拽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子,小孙子吓得直往奶奶怀里缩。
“老王头啊,你可得帮帮我!我家小孙子晚上总是哭,说是有个黑影在床边晃悠,吓得他都不敢睡觉。我估摸着,是家里进了不干净的东西了。”李大婶边说边抹眼泪。
老王头一听,眉头一皱,心里盘算着:这世道,鬼怪横行,得赶紧解决了才是。于是,他拍了拍胸脯,豪气干云地说:“李大婶,你放心吧,这事儿交给我了!今晚我就去你家看看。”
夜幕降临,月黑风高。老王头提着他的铜葫芦,手里还拿着一把桃木剑,踏上了前往李大婶家的路。一路上,他哼着小曲儿,心里头却暗暗戒备着,生怕哪个不长眼的鬼怪冲出来捣乱。
到了李大婶家,老王头先是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用他那双火眼金睛四处搜寻。突然,他停下脚步,眉头紧锁,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他走到院子的一角,捡起一块碎瓦片,放在手心仔细端详。
“哼,果然有蹊跷!”老王头冷哼一声,将碎瓦片扔回原处,转身对李大婶说,“李大婶,你家这院子里有邪气,我得先布个阵,把邪气镇住。”
说着,老王头从腰间解下铜葫芦,倒出些黄符纸和朱砂,开始在院子里忙活起来。他一边画符一边念念有词,不一会儿,院子里就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符咒,看上去煞是壮观。
“好了,这下邪气应该被镇住了。”老王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他提着桃木剑,带着李大婶和小孙子进了屋。
一进屋,老王头就感觉到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床头的一个小布偶上。那个小布偶面目狰狞,眼睛还泛着红光,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哼,原来是这个东西在作祟!”老王头冷哼一声,快步走到床边,一把抓起小布偶扔在地上。然后,他挥动桃木剑,一剑劈向小布偶。只听“咔嚓”一声,小布偶被劈成了两半,一股黑烟从布偶里冒了出来,瞬间消散在空气中。
“哈哈,看你往哪儿跑!”老王头大笑一声,收起了桃木剑。这时,李大婶和小孙子也围了上来,一脸惊讶地看着老王头。
“老王头,你真行啊!这下我家小孙子可以安心睡觉了。”李大婶感激地说。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老王头摆摆手,一脸谦虚。然后,他转身准备离开。
“哎,老王头,等等!”李大婶突然叫住了他,“你这么厉害,能不能再帮我个忙?”
“啥忙?”老王头疑惑地问。
“我家后院那口井,最近晚上老是传出奇怪的声音,我听着心里发毛。你能不能去看看,是不是也有啥不干净的东西?”李大婶一脸恳求地说。
老王头一听,眉头又皱了起来。他知道,这事儿可能没那么简单。但看着李大婶那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我再去看看。”
于是,老王头又跟着李大婶来到了后院。后院里漆黑一片,只有井口处隐隐透出一丝幽光。老王头走近一看,只见井里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他深吸一口气,将铜葫芦挂在腰间,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到井边。
“哼,我倒要看看,这井里到底藏着什么鬼怪!”老王头冷哼一声,将桃木剑高高举起,猛地朝井里劈去。只听“噗通”一声,桃木剑似乎劈中了什么东西,井里顿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
老王头脸色一变,知道情况不妙。他连忙从腰间解下铜葫芦,打开葫芦盖对准井口大喊一声:“收!”只见一股金光从葫芦里射出,直奔井中而去。片刻之后,井里再也没有了声音。
老王头松了一口气,收起铜葫芦和桃木剑。他转身对李大婶说:“好了,井里的鬼怪已经被我收了。以后你家应该可以太平了。”
李大婶感激涕零地连连道谢。老王头则摆摆手说:“不用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不过你以后可得小心点儿了,别再让这些东西有机可乘。”
说完这句话后,老王头就转身离开了李大婶家。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头却有些沉甸甸的。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未知和诡异的事情是他无法解释的。但他也相信只要心中有正义、有勇气就一定能战胜一切邪恶的力量。
夜风习习,老王头踏着月色,心中却波澜起伏。今晚的经历,让他不禁想起了年轻时那些与鬼怪斗智斗勇的日子。虽然岁月不饶人,但他的心依旧炽热,对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都怀有深深的责任感。
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