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村长和屯长家的礼自然得景长宁亲自去,他准备先去村长家。
老夫人在旁边咕嘟:“别人家也杀猪,还送猪肉和排骨总是感觉有点奇怪。”
王嬷嬷在旁边笑:“这个老奴打听过了,家家户户杀猪都是这样的,你来我往地换着吃也热闹。
老夫人要不信,明天您跟老奴到榕树下听婆子媳妇们聊天,一准说的是谁家的猪够肥够大,谁家的肉更好吃。
就连谁家的糖糕蒸老了,不舍得多放糖都会说上一嘴。”
老夫人不搭王嬷嬷的话,但是笑着赶景长宁:“去吧去吧,没准换都不换,回礼直接让你把自家的拎回来。”
景长宁拎起那吊足有五斤重的肉,另一只手那块排骨也有三四斤。想找个人帮拎那篮子糕点和粽子,却发现连本家那几个来凑热闹的小子,都被自家三个侄子叫走了。
村长和屯长家他们没送糖糕,送的是那天从县城买回来的糖饼糕点。
这时候,二郎慢悠悠地从二院出来,一副没有睡醒但是不开心的样子:“三叔今天怎么把我忘了?”
景长宁这才后知后觉,其实他的本意是让大郎二郎一起去二叔公家,可能没见到二郎的人就说漏嘴了。也幸亏刚刚二叔公家的几个孙子都来了,现在已经跟着大郎回去,不然走那么远的路拿那么多东西,大郎都扛不过来。
景长宁笑着示意一旁的篮子:“走吧,跟三叔一起。”
看到二表哥扛了一篮子糖饼糕点和粽子,粽子足有二十个还是挺重的,本就想帮忙,再看二表哥朝她勾了勾手,景春熙悄悄跟在后面。
不悄悄的肯定被小团子两个盯上,到时候如果闹着跟去,在别人家里吵吵闹闹的可就不好了。
景春熙自然想跟着,村子里最富裕又有读书人的人家,她也想去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们一起扛!”一个篮子有两个竹耳朵,景春熙一出去就帮二郎扛一边。
一大包从县城带回来的糕点,加上那么多三角粽,又有一坛子京城带出来的好酒,加起来也有个十来斤,两个人扛就轻松多了。
这个时候已经临近中午,村长家门前的人更多了,就是屋子里也多了不少人,今晚要一起吃饭的客人应该也差不多都到了。
“哎哟,景公子来了,我正想让家里的小子也给你们送肉过去呢!快点进来坐,快点进来坐。”马上就有人出来招呼,别人认得他,他却认不出别人,景长宁只能笑笑。
景春熙注意看门口装糖糕的大盆子已经空了不少,海碗里瓜子也见了底,应该是太忙,也没顾得添上;也或者是客人都到了,也没必要再往外送了。
“景公子,怎么给我们送那么多?”听说景家来人,李村长也从堂屋走了出来,旁边跟出来的还有几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也有两个比他年轻的,看见景长宁两边手都拎了那么多,笑得更开心了。
景长宁手里拿着东西,也不好行礼,只是跟着笑:“知道村长家里也忙分不开身去,但再忙也得先让长宁给您拜个早年。”
“进来喝茶,进来喝茶。”一个年老的长辈抬手让景长宁跨过门槛。
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连忙跑过来接过景长宁手上的东西,还连声道谢,这应该是村长家的儿媳妇,村长也不介绍。
手一空,景长宁连忙行了个拱手礼,然后指着跟在后面的两个人:“这是我家侄儿和外甥女。”
两人手上的篮子又被一个婆子接过,二郎和景春熙也连忙像几位长辈行了礼,还叫:“村长好。”
村长得人尊敬,脸笑得跟什么似的:“进来,进来,这都是族里的长辈和本家,都是姓李的,长宁今晚怎么都得让你爹过来跟我们喝几杯!”
景长宁客气,假装着急道:“那怎么行?我爹还说让我过来请村长待会过去吃饭呢!怎么都应该过去碰上几杯,几位族老也一起过去。”
村长可能也习惯了,年年都是一样,同一天里很多人请吃杀猪菜,所以说:“不急,酒都要喝的,看待一会儿谁家菜上桌快,你们打声招呼,我带着族老们去走一圈。”
景长宁顺势而为:“那行,到时我跟我爹也跟过来走一圈,也得尝尝村长家的好酒。”
老村长老老实实地回答:“村长家可没有什么好酒,我们喝的都是自酿的玉米酒,就怕你们喝不惯,不过你带来那坛好酒我倒是可以尝尝。”老村长的眼睛很尖,一眼就看见了刚刚篮子里放在最上面的那一大陶罐的杏花酿,起码有个三斤,心想能从京城带来的肯定是好酒。
景长宁:“那您老就到我家里喝,家里还有两坛子酒,我爹正愁没人跟他喝。”
一番寒暄后。
景永宁跟几个长辈行了礼就跟进堂屋,二郎和景春熙知趣站着没动,这时候刚刚接过景长宁那两块肉的妇人才注意到他们,连忙往旁边的屋子招呼:“子文!今天就别温书了,快出来帮接待客人。”
一道已经变了声,有点沙哑的男声马上应答:“好!就来!”
老村长这时候才后知后觉,才注意到他们两个小客人没有跟进去,也连忙说:“对,让子文帮着接待客人,也让小灵过来带小姑娘去吃点糖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