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君子遐福 > 第六百九十二章 悟道

第六百九十二章 悟道(1 / 2)

第六百九十二章 悟道

陈石和李闯行刑时,伍桐没有去。

不只是伍桐,他带过来的那些人也没有去。

最后只有严勇一个人监刑。

伍桐在干什么?

他带着这些年轻人做一件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事。

分田地!

资石县的土豪被这一波清扫一网打尽,现在资石到处都是无主的土地商铺,最后清算下来,比想象中的多的多。

这么下来,能做的事就多得多了。

“谢谢肃国公,小人给肃国公磕头了,肃国公万岁,大郎,给肃国公磕头。”接过新地契田契的农户激动不已,连连叩首。

朱书霁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伸出手替老师扶起这些农户,温声说道,“起来吧,肃国公不喜欢别人跪他。”

“小孩多大了?”

“啊?”农户一愣,旋即拍了一下儿子,“有七岁了。”

伍桐蹲下比量着身高,“有些矮了,家里粮食不够吃吧。”

“这...”农户也没想到肃国公会问自己这些问题,迷迷糊糊的看向扶他起身的朱书霁,小孩只是好奇的看着蹲下来的这个人,不说话。

伍桐揉了揉他的脑袋,“比我儿子大两岁,差不多个头。”

“这小子怎么能和国公爷的儿子比呢。”

伍桐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农户,起身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小孩,“我家那小子五谷不分能和老哥你的儿子比吗?”

农户急得都快哭了,愣是憋不出一句话。

“你们村正呢?”伍桐忽然问道。

农户下意识回了下头,就有叶家子跑过去拎着一个头发花白的人走过来,“他就是村正。”

“你们村就剩这么几户人家?”伍桐放眼望去,出声问道,“二十户都不到,这么多的地,你们要怎么办?”

村正也有些麻爪,先不说这么大的官跑到自己这个小村子里分田地,就是身边这些人贵气逼人,他也没见过这架势,以往豪绅只是支使些地痞流氓来,自己还能应付两句,现在,“这,这个...”

村正看着这群富贵人,刚才分田地现在就要动刀子了吗,眼珠转了两下,刚要赔笑说话,伍桐打断了他,“要是想糊弄我,先试试自己的脖子硬不硬。”

村正只觉得骨头发软,好在叶家子及时托住了他,村正定了定神,含糊回道,“来的都是家里有衣服的。”

有衣服?

伍桐恍然,转身拿起那一沓子写着田契的纸,“你传话还加东西?”

村正苦着脸,“小老儿也是怕冲撞了国公爷。”

“书霁,把人都叫过来,咱们得挨家走一遍了。”伍桐转头吩咐一句,再对村正说道,“是我想当然了,蜀州丝麻丰富,我却没想过你们穿不上衣服。”

村正被架着跟在伍桐身后,只听伍桐说着话,自己回应两句,“国公爷,那种桑养蚕织丝绸的他就穿不上衣服啊。”

伍桐见这些混小子都跟了上来,就继续问道,“村正请讲。”

“织的丝绸得卖钱啊,穿一件不就少买一件吗!”村正的声音逐渐提高,“我们村子这几年都欠了几万两税了,值钱的都被拿走了,可这税一年比一年高啊。”

伍桐顿了一下,继续道,“什么税能让一个村子欠几万两,难不成把税收到一百年之后了?”

“国公爷你有所不知。”村正忽然觉得自己有力气了,能走上道了,掰着手指头数着,“前几年,说皇爷死了,县衙收了一笔税,然后又来一个皇爷,县衙又收一笔,也不知道我们州怎么了,来了一个知州,县老爷说收税,后来听说知州成相爷了,县老爷再收一次,后来是肃国公来,收一笔,要打仗收一笔,这还不算粮税,但这些就六七回了。”

“县衙的税收?”伍桐自然是见过账簿的,只不过村正方才说的这些都不在正常收税范围,县衙的账簿上自然没有。

朱书霁带着一个人走了过来,伍桐打眼认出是自己的学生之一,叫冯钺,也是个官二代,不过他爹的官职和被砍的陈石一样,是个县令,而且是个在位二十七年的县令。

冯钺快步走到伍桐身后,急声解释道,“这些都是没记录在册的,是主簿招认,在资石县下各村收税,收上来的税陈石拿四分,主簿、县尉拿两分,其他衙役共分一分。现在还没有统计全,粗略估计差不多八万两,但是在抄陈石家中发现其过得非常清贫,主簿、县尉还有吴、江两家查抄出来的银钱也就四万两。”

陈石的情况伍桐知道,小卒子为了过河拿银子搭桥,真金白银投了出去,可什么都没得到,可剩下这几个人的钱不对劲吧。

“不是很多啊。”

冯钺的脸色古怪了些,“这是现银,在这四人家中还超出了大约六万两的银行票据。”

“银行票据?”伍桐的脸色也古怪了起来,“取出来吧,按照他们的账本发还百姓。”

一行人说这话就到了村中,村正敲着门,大叫开门。

里面听出是村正的声音,等了好一会儿一个汉子穿着兜裆布打开门,一看这么多人在外面站着,吓了好一跳,要不是村正也在,他都寻思现在土匪

最新小说: 看日月,品山河 瘟疫开局:从汉末开始捡词条 明末:崇祯二年重建大明 我在地府修长生! 隋唐道侠:秦岫风云传 明末挽天倾 萌趣三国 重生晚明,我在澳大利亚搞生产 三国一场大梦 三国一场大梦